想聊什麼,就聊什麼
2010年12月28日
[[+-]] : 有房斯有金的年代
政府說要打房根本是騙人的,明喊著要打,卻手拿著油筒救火 …
很多人會問:「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自有住宅比例九成以上,蓋那麼多房子給誰住?」
Good question! Poor solution !
房子的本質是什麼? 原意來說,是給人住的
但如果失去原有的住宅功能,還有什麼價值 ?
這時候我得類比到「黃金」這項奇妙的財物去
黃金的功能,比想像中的還要少一些
除了裝飾、工業原料等,其實幾乎都是被鎖起來放著「保值」
簡言之,黃金幾乎沒有實用價格,甚至比石頭的實用性還差
(石頭可以拿來做建材、磨成各種工業農業用途、甚至可以拿來打水漂 …)
然而,如此「無用」的黃金,卻也是地表上公認最俱保值性的物質!
所以,一個東西的價值性,跟他有沒有用,常走在不一致的方向
(舉例:毫無功能的酬庸董座月領三十萬,辛苦工作的工程師月領三萬)
過去幾年來,常出現「房地產崩盤論 VS 房地產不敗說」的論戰
事實證明,即便是2008金融風暴,台灣看似體質欠佳的營建業卻甚少傳出災情(地區性小建商除外);反倒是2009以後,變本加厲地加速推案,房價一波喊推一波創高。
身為受薪階級的小老百姓,你我不斷訥悶:
「太貴了吧!真的有價值嗎?能買嗎?」
至此,我得說幾句不中聽的老實話 …
「理性買房子的人,在市場上往往不是贏家 …」
「追高買房的是瘋子,偏偏這些人賺錢了 …」
為什麼價值投資無法在市場上獲勝 ?
除了瘋子比傻子還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眼前的台灣房地產,已經不只是民生用品,而被許多有錢人當成「黃金保值品」!
在低利率、高通膨的經濟環境下,人們願意向銀行貸款買入非自用型房地產
一方面享受政府設定的多重優惠(貸款利率、稅務優惠),二方面又期望能賺取轉手價差,三方面就算沒有自用需求,短期內又沒有轉手計畫,總之還是希望能對抗通膨
只要這樣的經濟環境不改變,在政策做多之下,幾年內房價幾乎不可能走回頭路 …
因為多數的人民不夠Smart,所以選出一個Smart的政府,他懂得創造通膨,讓人民感覺手上的錢變多了,卻無法察覺金錢的購買力加速消失中(物價拉高、買不起房)
Smart的政府,右手用通膨來圖利財團企業主有錢人,左手收買傳媒來洗腦不夠Smart的人民。於是他的政權就穩固了,因為人民沒有覺醒的契機!
只能在土地房產的奴隸賤民制度下層自怨自艾,永世不得翻身 …
過去有人不斷高喊「M型化社會」來「關懷小老百姓」
很有趣的是,這些人得勢後,卻很快地實現了這個口號!
是的 … 我這篇文章了無新意,只想在歲末澟冬時節,點出一些事實
你我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與房屋,早已成為有錢人貪婪遊戲裡的可笑籌碼
望著高房價,憤世嫉俗絲毫無法改變墮身為奴的命運
當你無法打敗敵人,那就擁抱敵人吧 …
想辦法成為有錢人,加入炒作籌碼的行列
然而,偶爾也別忘了這些辛勤工作卻無法過好日子的同胞們
在下午茶時刻,記得幫他們流下幾滴感恩的淚水 …
...
繼續閱讀
2010年12月15日
[[+-]] : 天上掉下來的高利–渣打台幣慶生高利存款
我趕緊到Google去查一下,果然,偷偷又發生好康 …
渣打銀行: 台幣高利慶生

我實在搞不清楚銀行缺錢缺很大,跟中華民國過百歲生日有什麼關係 ?
不管啦,反正誰給的利息高,我的錢就會往那邊存去…
重點就是條文要看清楚,這個活動分成兩個方案:
一、高利活存: 活動新匯入資金,一直到2/20日之間,給予1.5%的一個月份加碼年利率,另外還可領取原有的活存利息
二、高利定存: 活動新匯入資金承作半年期定存,可享有1.5%的年利率
活動期間: 2010/11/21~2010/3/1
上面寫計算資格的標準是2010/11/21~2011/2/20之間的平均存款餘額減去2010/10/21~2010/11/20之間的存款餘額平均增加超過五萬元即可享有利息加碼。
我之前曾經開過渣打的e$aver帳戶,我特別打電話去問了客服,確定e$aver也適用這次活動
以目前e$aver 0.38%的活存而言,我原本以為,加上1.5%活存利息,等於1.88%活存年利! 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啊 … 這個算法是錯的,因為就算你存滿100天,他也只回饋你一個月的1.5%利息,也就是說1.5%年利回饋還要再打3折,也就是 0.45%,加上原有的 0.38%,就是 0.83% 活存利息,跟遠東的 FEdirect 0.8%高利活存差不多。
這時我突發奇想,如果我先放兩個月的高利活存,等活動到期前再把活存轉成半年期的1.5%高利定存,這麼一來就續命半年哩!
我再跟客服先生確認,他表示: 只要是活動期間的新資金,都可以享有活動內容的優惠,因此活動期間的確可能用同一筆資金先後賺到高利活存與半年期1.5%定存。
口木說法:
如果你的資金有短期需求,建議先放兩個月活存(0.83%),待活動到期前再決定是否改成半年期定存;如果半年內沒有資金需求,建議直接做成半年期定存(1.5%),等半年後到期也許別的銀行又有更好的款存方案哩。
以上活動訊息供各位理財達人參考 …
當然,對各位理財高手來說,一兩趴的蠅頭小利實在是看不上眼,
但如果你手上閒錢太多又不知道做什麼,不如來加減賺點利息吧。
有錢沒錢,買張高速T-Flash好過年!
智慧手機必備好卡 … 十銓Class6 8G,狂殺449 … 買到賺到,口木好評推
...
繼續閱讀







2010年12月5日
[[+-]] : 147期Smart專欄–本益比投資法則
本益比的公式很簡單: 本益比 (PE Ratio) = 股價 / 每股稅後盈餘 (EPS)
當股價在低檔但獲利維持在高檔時,則本益比偏低,暗示這檔個股有逢低買進的投資價值;相反的,當股價飆高但獲利並未跟著成長,本益比算出來就會偏高,表示股價脫離獲利價值,應逢高獲利了結。
換個角度想,本益比可推算為「投資回收年數」,當本益比等於10,就表示維持此獲利水準則該投資需等十年才能回收;當本益比等於100,就告訴你輩子大概沒年望回收投資(除非你還能再活100年)!
一般而言,本益比在10以下屬於「高價值投資標的」,買進持有這類股票理應得到超額報酬,而本益比在10至20之間屬合理範圍,至於本益比高過20以上者較無長抱價值。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太簡單了!我只要挑本益低的股票買進持有,等待時間複利報酬,就可以輕鬆躺著發大財囉!」
如果投資有那麼簡單,世界上就不會有人賠錢套牢了!
記得十多年前我剛接觸股市,第一個學會的投資觀念正是「低本益比價值投資」,在股市上萬點的瘋狂聲浪之中,我打開報紙證券版,簡單挑出多檔本益比低於10的「價值個股」,當時我只是個手上沒閒錢的窮醫學生,只能拿起筆記本做「紙上虛擬買賣」,這樣瞎搞了一年,沒多久就遇上「達康泡沫危機」,我的追蹤股個個兵敗如山倒,輕者本益比飆升到三位數,重者甚至本益比消失(個股出現虧損,本益比轉負,數值無意義),這時我才了解:「原來投資選股不能光看本益比!」
為什麼看本益比投資常會賠錢 ?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圖表:

這是近四年台股指數及台股本益比的對照表,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前台股的本益比一直維持在15~20倍之間的合理範圍,甚至在2007年底出現指數愈高、本益比愈低的「背離現像」,隨後2008年台股崩盤本益比隨之不斷下修,直到2009年多頭強彈時卻又出現本益比高達三位數的反常現象,到了2010年初指數高點本益比又回到20倍以下的低檔 …
看著暴起暴落的台股本益比走勢,聰明的讀者應該馬上體悟到:「跟著本益比操股–沒死也半條命」的真理!
為什麼本益比如此不可靠? 經過長年觀察思索,我總算歸納出下列幾點原因:
一、本益比的分母為「預估每股稅後盈餘」,既然為「預估值」則只能反應已知落後資訊而無法保證未來實際獲利成果。
二、本益比的估計乃根據過去幾季的財報計算推估,某些行業有顯著「淡旺季」(如百貨業)則容易推估失準。
三、若干景氣循環個股的盈虧起伏極不穩定(如營建、DRAM、金融、鋼鐵),於股價高檔通常出現低本益比,股價低檔反而出現高本益比或虧損。
四、股價巨幅波動時,獲利數據未能同步更新,故有「分子分母時差不同步」的問題,此乃本益比評價的先天缺陷。
證交所公佈台股本益比前十低個股(日期:2010/10/11)

上表:台股本益比前十低個股被「紡織、鋼鐵、營建、金融」四類股包辦
既然本益比有那麼多問題,我們是否應該直接丟掉這個工具 ?
我的答案是:「不!本益比是好工具,只需要學會正確使用的方法。」
在此提出個人使用本益比評價法則的心得:
一、財務體質較弱、信用評等較差的個股不適用本益比評價! 習慣唬爛畫大餅的劣質公司所說的一切「攏係假A!」,虛偽資訊當然要剔除於本益比評價之外。
二、景氣循環股應該反向操作:「買在高本益比時、賣在低本益比時」,較接近真實股價走勢。
三、適用本益比評價法則的公司乃本業收益穩定、財務狀況健全透明公開、股價波動較小的優質企業,當好公司的股東晚上才睡得香甜!
四、不執著追求「超低本益比」的甜蜜買點,而要深入研究財報內容與產業訊息,才不容易被落後資訊蒙蔽。
五、不同產業之間的本益比標準不一,個股本益比應首先與同產業公司評比較為公允。
六、成長型個股本益比可適當上調,才能反應其獲利成長趨勢;反之,缺乏成長力道的類股則應下調合理本益比。
就算我拿到A-Rod的球棒,我也無法在大聯盟打出全壘打;A-Rod即便拿著我的手術刀,也無法幫病人的眼睛開刀。工具無絕對優劣,端看使用者能否充份發揮功力。本益比絕對是初心習股者需要熟悉的選股指標工具,只消了解其特點與應用限制,投資路上必能省下不少冤枉路。
開車路上,不錄影,實在太危險了!
買個好的行車紀錄器,是行車安全的第一步!
...
繼續閱讀







2010年12月1日
[[+-]] : 我的客語學習之路(二)
我曾經懷疑,為什麼那麼多客家人可以自由的切換兩種語調 ?
後來我聽說,只要把海陸話跟四縣話的一聲與三聲,二聲與四聲互調,就可以互相轉換
(說起來簡單,其實念起來還滿難的)
舉例來說: 「九降風」
四縣的發音是: 四聲、一聲、二聲
海陸的發音是: 二聲、三聲、四聲
的確這樣的轉換法則是存在且可行的。
好啦,如果你不想學四海雙客語,那麼有沒有什麼法則,可以直接從華語轉換成客語呢 ?
就我的觀察,華語(普通話、國語)要轉換成四縣話,可以把握幾個原則:
國語 → 四縣
一聲 → 二聲
二聲 → 三聲
三聲 → 四聲
四聲 → 一聲
舉例來說,你去高雄坐捷運,坐到「市議會」站,會聽到客語廣播「思 ngi fi…」
沒錯,四聲的華語,轉成一聲,剛好就是四縣的聲調。
至於海陸,再循一、三,二、四互轉的四海原則,反推回國語轉海陸也有個法則:
國語 → 海陸
一聲 → 四聲
二聲 → 一聲
三聲 → 二聲
四聲 → 三聲
有趣的是,華語的 一、二、三、四 聲調,只要往下加一個數字,就成了四縣腔,往上減一個數字,就成了海陸腔,這好比開車玩手自排的升降檔一樣 …
特別要強調的是,上述華語轉客語的法則準確率大概只有八成,因為很多字不能直接轉換
但若你遇到不會念的客語,不妨依法則做個轉音,混水摸魚一下,也許瞎猜到的比例還不低哩。
最後再整理一下四海互轉:
四縣 → 海陸
一聲 → 三聲
二聲 → 四聲
三聲 → 一聲
四聲 → 一聲
海陸 → 四縣
一聲 → 三聲
二聲 → 四聲
三聲 → 一聲
四聲 → 二聲
四縣與海陸除了音調高低不同,其實咬字及用語也有許多差異性,故嚴格說來,四縣話與海陸話並不能完全互轉,若只靠音調轉換而成的次方言,聽起來就成了四縣與海陸的合體,統稱為「四海話」。
四縣話有六個聲調,海陸話有七種聲調,大埔話有八種聲調,所以本文上述四種聲調轉換法則只是概述供參考所用,並非正式語言通則。
海陸話的音標比四縣話還複雜,四縣話大抵上都是直子音,沒有捲舌子音,跟河洛話比較相近。音標的複雜度來說
海陸話>四縣話>河洛話>普通語
所以愈左邊的speaker要學右邊的語言就會學得愈像、愈容易,這跟音標的複雜度有關係。
甚至海陸話跟廣東話也甚為相似,很多新竹客家人到了香港,沒幾下子就會講廣東話了
另外要提到的是,客家話並不只是廣東土話,嚴格講起來,客語的來源是「古中原語」
非常接近一千多年前中國中原地區的用語,客家人據稱是五胡亂華時期中原人士南遷至福建廣東一帶的後裔
我舉個例子,月初我到日本觀光,發現日本人的司機,是講「運轉手」,這和客家話是一模一樣的
另外,日語和客語的槍,都是講「銃」,甚至日文的漢語發音,有很多字和客語相當雷同
(比如: 日 讀作 ni,三 讀作 san 與客語雷同)
可見日語、客語,皆在同一個時代由古中國的中原地區流出。研究起來相當有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來說說學客語的工具:
最傳統的學習方法,就是買書+錄音帶,運氣不錯,在我的blog上有個網友剛考過海陸客語的認證,所以她很大方地把客委會版的教科書寄送給我,這就是我第一本客語教材,於是我開始每晚看書聽錄音帶,一邊聽一邊跟著念(這讓我回憶起中學時聽空中英語教室的經驗 …),當然,這樣的效果是最差的,因為念個半小時,差不多疲乏,嘴上念,心裡不知道飛到哪去了,進到腦子裡的音韻一下子就忘光光。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我就借助電腦科技的力量,上網找到了許多客家多媒體教科。首先我到Youtube,找一些客家流行歌來聽,一邊哼一邊唱 ,果然很快就能朗朗上口某些客語。另外我登入客委會的網站,找到數位課語學程,在線上就可以聽講座,一邊修課一邊拿學分,果然學得比較快了些。
另外我又想到看客家電視台學客語,因為我家裡沒有第四台,所以我都用網路收看客家台節目(客家VOD),不過若沒有安裝特別軟體(如Realpalyer producer),只能在線上收看,無法下載回來看,後來我就直接買「圓剛數位電視棒」收看衛星電視(客家電視在Channel 6),利用內建的錄影軟體,把喜歡的節目錄製下來,就可以反覆收看,事後發現,這樣的「情境語言教學」效果最棒最持久!
另外,我在我的PDA手機上安裝客委會出版的「電子PDA客語辭典」,走到哪都可以查客語辭令及發音,多聽幾次例句,就能加深印象。我還把抓下來的客家節目轉成PDA可以播放的影片檔,坐車坐高鐵時也可以戴著耳機聽客語。我還去抓了一些客語演講MP3(客籍法師用客家話講佛經),燒成MP3光碟放在車上,每天開車都聽客語,如果不聽佛經,我就把廣播轉到客家電台(新客家電台、新竹勞工之聲…) 總之,每天耳邊就是一直繞著客家話,很快的,聽力就有顯著的進步。
平常看診接觸病患,我抓到機會就開口用客家話跟病人溝通,也不管對方會不會覺得奇怪,一般來說,客家人聽到對方用生硬的語調講客語,大概就知道是河洛人想要學客語,八成都會很高興地教你講。反正臉皮厚,講不好也不怕人笑,總的來說,得到善意的回應比例非常高。
很幸運地,我身邊有幾位熱心的客籍同事,常會突然冒一句客家話來考我的反應,如果我聽不懂,就會逐字逐地教導我,身邊能有個好老師,對學習的確很有幫助。
這一年來學習客語的經驗,讓我體會到,過去學習英日語成效不彰的失敗經驗,總歸來說,就是缺乏持之以恆的耐心及浸淫某個語言文化之中的良好環境 … 如果我不是來新竹而是待在台北市,我想學習客語的進度會拖得很慢很久才是
(待續…)
...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30日
[[+-]] : 我的客語學習之路(一)
我出生在彰化市,小時候幾乎一句客家話也沒聽過,唯一有點印象的客家話是在「星星知我心」劇情演到彎彎被送到高雄美濃養鴨人家時,她的養父母會把「我」說成「俺」,我娘說:「那就是Keh Lang」(客人,客家人)。另個客語記憶,就是某個零食廣告有個Slogan …「哥爸妻夫 好吃 … 哥爸妻夫 厚惜」,第二句「厚惜」,就是客語「好吃」的意思。除此之外,在電視、廣播,真的很難聽到任何一句客家話(喔 … 對了,坐火車會聽到客語)。
如果你問我跟客家有什麼血緣? 考究起來還是有的,我媽是新竹市人,聽說她的祖母從客庄嫁過來,但入了河洛家庭卻受到排擠,所以從來也不說客家話,我娘是後來出社會在工廠認識一些來自竹東的女工,才跟著她們學會一些客語,不過嫁到彰化之後就沒再用過。
好啦,我又不是要選總統,幹麼學客家話呢 ?
因為我在2010初換工作到新竹行醫,我聽說竹苗的客家人口佔了七成以上,尤其是很多老人家只會講客家話,為了跟病人有更好的溝通,所以我開始立志學客家話。
在這之前,三四年前我曾有次臨時被請到桃園的新屋鄉代診,十個病患裡面,大概就有七八個都是只會講客家話的老人,我在他們面前就像個外星人一樣,每一句話都要靠小姐翻譯,真的很彆扭 … 我這才發現,客家話還真的很難懂!
我爸曾跟我說: 客家話很簡單,就是國語和台語摻一半,後來我發現他在唬爛我,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有人說: 客家人有語言天份,因為客家話最難學,只要學會客家話,再學河洛話,很簡單!
這句話說對了一半,其實,客家人的語言天份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現實的無奈,後續我會再做討論。
總之,從2009年底開始,我就開始買書聽CD、看客家電視台,不斷閉門苦學客家話,不過學習進步很慢,大概只會「恁仔細、承蒙您」這類簡單的生活會話。距離真正能說能講還有一大段距離 …
好不容易學會了幾句客語,一回家,遇到我來自竹東的姊夫,開口問候幾句
他皺了皺眉,說:「你怎麼發音都不標準?」
我不服氣道:「不會啊 … 我很仔細聽耶 …」
姊夫說:「你的發音都是四縣腔,我們新竹客家人講的是海陸腔 …」
天啊,快暈倒了,一查網路,這才發現,客家話可以分成上百種,光是台灣現存通行的就至少還有五大類
四海大平安:
四縣:目前台灣通行的客語,在桃園苗栗、高屏等地最多人使用,也是火車捷運廣播採用的「標準客語」,使用人口約佔客籍人口的七成。
海陸:又稱「新竹話」祖籍來自廣東海豐縣及陸豐縣的客家人所用的客家話,目前在新竹縣全縣通用,另外在花蓮縣為強勢客語(多為新竹二次移民),於桃園新屋觀音,及苗栗南庄等地亦通行。使用人口約佔客語人口四分之一。現任新竹縣立委彭紹瑾先生即為北埔出生的海陸客。
大埔:即「東勢話」,通行台中東勢、石崗、新社一帶,在當地目前有被河洛話逼退的趨勢。
饒平:主要散佈於竹北、中壢等地,最有名的饒平客即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及新竹縣前縣長林光華。
詔安:最主要在雲林縣的二崙、崙背地區,與河洛話最相似,使用人口只剩約八千人,散居各地的詔安客多已被同化為「福佬人」而不自知為客家人。語言消失速度最快,目前極少通行。祖籍元長鄉的李應元先生亦為詔安客,但據表示他自己也不會講詔安話。
由上可見,除了 四縣 及 海陸 話之外,其它三種客語皆有消失危機,因為較少通行故甚少人學習。多數非客語母語者欲學習客語,幾乎都會挑所謂「標準」的四縣話入手,但新竹卻是很個特殊的地方,像我主要行醫範圍在新竹縣,故我後來在挑客語教科書時,就特別指名「海陸腔」來學習。
客家電視台播送的節目也主要以四縣腔為主,海陸話亦不少見,至於其它三種客語出現的頻率就比較低一些,但只要客語節目聽多了大概五種腔調都多少聽得懂。多數客家人也都能聽懂各種客語,比如新竹講海陸話的客家人,幾乎都能聽懂四縣話,甚至也會講四縣話;而住在桃園及苗栗的客家人,聽海陸話也沒問題,但因為四縣話是強勢客語,所以很多講四縣話的客家人不會講海陸話。住在竹北的一些客籍朋友,甚至還有人會通 饒平、四縣、海陸 三種客語,原來他們家裡原本講饒平,在新竹縣講海陸,到了苗栗講四縣,到了台中就講河洛、華語,出國留學就講英文 … 四海漂泊的生活讓客家人成了語言天才,這背後有民族性使然,亦是環境使然。
我自從立志學「海陸話」之後,就開始挑海陸腔發音的客語節目來錄製,回家後反覆觀看,果然進步神速。在醫院有幾位護士小姐都是講海陸的客家妹,常跟她們用客語聊天,被笑久了,她們有一次不笑了,說:「醫生,你真的進步滿快的,不簡單喔…」
甚至還有一個來自湖口的阿婆,為了要教我客語,還定期掛號回來「幫我上課」 …
她說:「連我的孫子都不說客家話了,你那麼努力學,我一定要把你教好 …」
(待續…)
牽紙鷂的手片尾曲 『 紙鷂 』
作曲:柯智豪(小豪)
作詞:李慧宜
演唱:pro阿公 - 鄧志鴻 曉萍- 陳曉恩 小星星- 溫貞菱
鷂婆 鷂婆 你仰飛按高
敢係抮等燒風 飛到像天高
紙鷂 紙鷂 唔好想太多
等到印崗起大風 你也可以比天高
放手啊 放手啊分捱飛
捱要自由飛
飛到天頂 飛到樹頂 同鷂婆共下飛
鷂婆 鷂婆 你仰飛按遠
敢係某索仔搭等 飛到星仔遠
紙鷂 紙鷂 唔好愁慮多
等到索仔硬拉直 還驚太遠歸唔得
莫放手啊莫放手
底下朋友莫放手
起風牽索行兩步
紙鷂好吃風
起風牽索走五步
天頂紙鷂仰威風
華語
老鷹 老鷹 你怎麼飛得那麼高
難道是跟著熱風 才會飛得跟天空一樣高
風箏 風箏 你不要想太多
等到山上起大風 你也可以比天高
放手啊 放手啊 讓我飛
我要自由飛
飛上天空 飛到樹頂 跟老鷹一起飛
老鷹 老鷹 你怎麼飛得那麼遠
難道是沒有繩子綁著 才能飛得跟星星一樣遠
風箏 風箏 不要多煩惱
等到繩子硬是拉直 還踏太遠回不了家
別放手啊別放手
底下的人請都別放手
風一來就拉緊繩子走兩步
風箏迎風揚起
風一來就拉緊繩子跑五步
天空中的風箏就是渾身威風
...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28日
[[+-]] : 1128 五都選後看法
就多數人的看法,執政黨獲勝,理應有慶祝行情 …
不過啊,股市玩久了,聽到「慶祝」兩個字就會覺得怪怪的。慶祝過後,好像都會樂極生悲比較多。尤其韓戰當前,在世界和平大調吹成戰爭小調的陰霾之下,我以為未來的多頭走勢不必過於樂觀,反倒是噴出倒貨後下殺整理明年再攻萬點的劇本聽起來比較合理些。
至於五都選情,藍三綠二的結果,比多數人預期的綠三藍二差了一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選前綠營太過樂觀,也可能是突發事件的影響,但KMT在地方選舉總得票率首度落後DPP卻是很大的警訊,明年立委選舉,可預期執政壇黨席次將大幅縮減,在野黨將在進一步取得有效國會影響力。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2012總統大選,依2009年縣市長選舉及2012五都選舉的得票率看來,在野黨極有機會反敗為勝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明年初的在野黨初選將是最大關鍵,若在野黨再次嚴重分裂,則2012年執政黨會輕鬆完成連任,逐步走向政經統一的終極目標。
說到「黑槍突發事件」,在此口木有個呼籲:
從2004年的319至今年的1126槍擊事件,事後證明皆有效扭轉預期選舉結果(賭局翻盤)。其中的關鍵,在於多數選民值此事件,會不自主地讓感性壓過理性,進一步改變投票行為。
若犯罪集團(可能是政治或賭盤動機)食髓知味,一再重覆地在重大選舉以血腥暴力企團操弄選舉,則台灣民主將永無寧日!
唯一的破解之道,就是請各位選民,遇到這類暴力事件,切勿改變投票行為,不論你原本想投給誰,或者想不想出來投票,皆應維持原有規畫。
因為暴力集團策畫攻擊行動必須付出成本,若一再失敗,自然會收手,你我親友的生命安全才得以保全。
選民一再情緒性投票,正是支持暴力行動的最大幫兇! 切記!
以上呼籲,請各位朋友能幫忙宣導落實,讓台灣人能減少一分恐懼。
天光 作詞:李坤城/古秀如 作曲:黃國倫 演唱:李俊廣
忍受悲傷的折磨 走找希望的光線
流著甘願的血汗 仰望喜樂的生命
咱的青春 是一首勇敢的歌
咱的名 恬恬寫在土地的心肝
天漸漸光 雲慢慢在散
悲情的土地 人在做 天在看
天漸漸光 愛輕輕在湠
溫暖的土地 人永遠 未孤單
悲觀的人,沒有贏的權利;
贏家,沒有悲觀的權利。
...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24日
[[+-]] : 外幣定存,可乎 ?
我說:「澳幣算是高波動貨幣,連六個月都很難預測,更何況六年!?」
「更何況,買保單,有保單費用,雖然說給6%利率,其實真正領到的會再低一點。」
同事問:「那怎麼辦 ? 我想放些外幣 …」
我說:「不如就放一年定存吧,5%利率,也算不錯。」
同事睜大眼:「真的嗎?有5%的定存? 哪家銀行呢?」
以下皆非廣告 …
只要用Google打「澳幣高利定存」,就可以搜尋到最近很多銀行競相推定存加碼方案。
第一個,就是渣打銀行的「4在幣得」,澳幣一年5%定存方案,最低存款是澳幣一萬元,約台幣30萬元,一定要臨櫃辦理,還好渣打的分行滿多的,還算方便。如果嫌一年太久,也可以選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對應都有四趴多的年利率。
第二個,是新加坡星展銀行的澳幣加碼定存方案,一年期一樣是5%,最低存款是澳幣五千元(約台幣15萬元),門壏低了一些,可以選擇三個月、六個月定存,對應的利率亦有4.38%及4.68%的水準。可惜星展銀行的服務據點比較少,如果你家附近剛好有星展,倒是可以考慮看看。
其它還有大眾、安泰銀行亦提供相似水準的方案,詳情可參考這則新聞。
純以利率看來,渣打的方案相對優惠,而星展的門壏較低,各有特色。
話說回來,買外幣定存,最大的敵人就是「匯率風險」,如果澳幣在一年內狂漲,那算你強運,匯利雙賺,卯死了!萬一台幣續強,澳幣給你跌個10%,那一年後扣掉5%的利息,反而倒賠5% … 因為多數人沒有澳幣需求,純以投資角度來看,外幣定存是可以試試,卻也不必放太多。但以全球通膨的趨勢看來,有農產及礦產的澳洲,未來走勢多半看強。
所以啦 … 下好離手,願賭服輸
膽子大的,不妨試試澳幣定存吧。

上圖:澳幣對台幣近期走勢。
最小的USB網卡 … 輕巧好用,適合沒有WiFi功能的PC或舊型NB。
...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21日
[[+-]] : 1119 選前浮動上又下,整理過後撥雲天

這波回檔殺下來,很多小型股都有不小的跌幅,主要是大型權值股撐住指數。原本想要賺選前行情的人,只怕很多都撲了空 …
仔細看大盤線圖,除了五日線之外,所有的均線通通往上走,回檔量縮、量價同向,大盤往上發展的趨勢未變。基本上五都選舉大勢已定,執政黨預期選情不佳,只靠黑手猛拉權值股,無法獲得法人的認同,指數自然不容易有所表現。只待選舉過後,回歸市場表現,在上升軌道內,大盤自然仍有再創高點的機會。
話說回來,在熱錢過多、錢不值錢的時代,股市房市這幾年內要看到回檔實在不容易;在泡沫推波助瀾成形過程中,不到泡沫幻滅之前,你我的心,很難有止息的一日吧!
這幾天新聞的焦點全在楊淑君失格事件上
顯然很多人這次才體會到,台灣在外交上的軟弱與無助,會犧牲許多台灣人的努力成果
你可以說自己不關心政治,卻無時無刻不受到政治支配!
國際政治的冷酷,最終就以軟弱的國家子民為祭旗
國內政治亦然,當人民對政治陌不關心,政客更容易上下其手謀取利益。
另外,台灣人也應該成熟一點,不要隨政客起舞 …
民粹式的仇韓、反韓,絕非理性運動
我們反對的是不公平的運動操弄,如果要把這筆帳算到某個國家全體人民頭上,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不管是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通通是台灣人的朋友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這才是一個成熟民族的風範。

正妹人人愛! 可惡… 我也決定改吃台式泡菜了
DVD burner淪落到600有找 … 買一台來燒片吧。
...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11日
[[+-]] : 146期Smart專欄–由消費週期看投資選股
口木醫生這次要提出的正是簡單而實用的–「定期消費概念股」
你我將血汗錢拿來買股票,就是希望投資的公司能賺錢,再將賺到的錢回饋給股東,甚至在股價上能持盈保泰,最好能讓人股利及股本兩頭賺! 反之,若公司產品銷售欠佳,則無法持續創造獲利,更不可能維持理想股價及股東報酬,這種公司當然不適合長期持有!
公司想要長期獲利,最重要的是產品得長紅暢銷,最好消費者每天必須消費,否則至少也得每年消費一次,這樣子生意才能做得長長久久,股東每年領股利也會笑呵呵。
有個笑話如此流傳著: 一位老醫師的兒子醫學院剛畢業在家等著入伍當醫官,剛好老醫師有事得出國一個月,索興請兒子幫忙代診;待老醫師回國後,看到診所門可羅雀,走進門正準備問個清楚,兒子笑嘻嘻地對老醫師說:「老爸啊!你的醫術怎麼那麼差? 我這個月把你的病人全都醫好了,看你要怎麼獎勵我?」 老醫師長嘆了一口氣:「是啊,你把我的老病人都醫好了,診所也只好關門了…」
當然這只是個杜撰的黑色笑話,真事世界裡,醫師只想把病人醫好,再靠療效口碑吸引源源不絕的新病患,畢竟人有生老病死,永遠都需要醫療。但從這個笑話裡卻也引領出「顧客重覆回店消費」對於永續經營的重要性!
試想,若拜科技進步之賜,研發出「永遠不會燒壞的燈泡」,會不會有人大量生產平價販賣?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顆燈炮讓你亮個十年都燒不壞,那麼製造燈泡的廠商十年等不到你一筆回客消費,恐怕早就經營不下去倒閉了!
綜上所述,在投資選股的邏輯上,就該尋找「固定耗損、回客消費」的產業類型。
理論上,消費週期愈短、產品生命週期愈長、則廠商的庫存及設備折舊壓力就愈小,財務就愈健康、獲利愈穩定。反之,產品消費週期愈長,則廠商的財務愈不穩定,投資風險隨之增高。

上表隨機整理了八項產業的代表個股及產品消費週期,仔細分析個股的歷史財報及股價走勢,確可映證消費週期愈短的產業愈容易抵抗景氣波動而維持穩健獲利。
巴菲特最愛的食品股(可口可樂、麥當勞)及民生用品股(吉列刮鬍刀)即俱備定期消耗及高回客消費的特性,因此值得股神長期買進持有。至於消費週期較長的汽車、營建業就容易在景氣蕭條期遭遇財務危機,較不適合當成「定存概念股」。
當我們從「消費週期」的特性選定產業之後,該如何進一步確認個股是否投資呢 ?個人在此提出四條選股法則:
一、產品規格不易變動: 可口可樂配方百年不變仍受歡迎,活到老喝到老,一味賺盡天下無敵手;DRAM從EDO-RAM到SDRAM到DDR1、DDR2、DDR3…規格幾乎兩三年就翻新一次,不但設備得不斷折舊更新,賣出不去的舊規格成品通通打成存貨流血抛售,這種先天失調的產業到底值不值得國家出重手相救實在見仁見智!
二、產品需求性強: 沒錢買不起車子、房子;但再窮到要打電話、吃便當。低單價的民生用品最不容易受景氣波動影響,高單價的一次財對景氣相對敏感。
三、公司市佔率高: 若產業過度競爭,則需挑選龍頭個股(如:中華電信、中鋼);若選到市佔率較差的二線股則容易被市場淘汰。
四、公司財務狀況佳: 檢視公司財報,確認公司本業獲利、資產、債務、銷貨週期、應收帳款、庫存、轉投資、現金流量、內部人持股狀況等細項是否有異。財務健全透明的公司才能提供股東安全獲利的保障。
經濟學的核心基礎就是「供應VS需求」,當市場需求愈頻繁而供應者能生產強勢優質商品,公司賺錢股東分紅自然水到渠成。「消費週期」分析完全符合市場供需法則,可以讓投資人輕鬆找到最容易賺錢的產業,再輔以「選股四條則」篩選,我相信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讀者的選股投資功力馬上又更上一層樓囉!
北城講古 MV
從1995年到2010年,我在台北生活了15年,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歲月
看著台北的進步,以及隨後不斷地沈淪 …
我很好奇的是,明年,這個城市將何去何從 …
...
繼續閱讀







2010年10月20日
[[+-]] : 1020 八千壯士喚復歸,季線有撐彈又回

上個月寫的大盤分析提到了大盤在8250上下達到滿足後,應回測8000點尋找支撐,事隔一個月才實現我的猜想,雖然比預期來得慢,但點位倒也相去無幾,由此可證壓力支撐分析的確有其「能階理論」的玄妙應用價值。
十月初我逢高把手上的股票通通獲利了結,理論上目前在季線以上8000點附近應該有反彈機會,想發選舉行情財的可考慮逢低撿些股票,若對選舉財沒興趣的,還是回歸個股分析,擁抱實際價值高於現有價位的超值股票永遠都是致富的不變定律!
股大師,不要再鬧啦 … 出明牌有需要那麼明顯嗎 ?
2010.10.3 谷月涵:台股動能偏多 空單回補啟動個股軋空
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指出,目前資金動能最強的仍是以宏達電(2498-TW)為指標的通訊族群,認為其動能之強不但前所未見,而且目前短、長期趨勢可望維持高檔。

2010/10/12 《外資》宏達電推WP7新機,高盛維持千元目標價
高盛重申宏達電「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1000元,重申宏達電列在「亞太買進」及「亞太強烈買進」雙名單,並強調,宏達電投資報酬率估將高達4成。
Orz ... 神奇外資! 你們還不累啊 …
...
繼續閱讀







2010年10月9日
[[+-]] : 145期Smart專欄–台灣高股息基金挑三撿四選股法
這也難怪「價值投資」的口號喊得震天響,還有好多投資者仍然追逐媒體的明牌與題材盲目投資
問題就出在:「選股…真的好難!」
不必怕!口木在此提出「簡單到不行」的選股實作法則,提供諸位股海新手參考。
步驟1: 從台灣高股息指數型基金(代號0056)成份股找出最會「圖利股東」的三十檔股票。
表一:台灣高股息ETF基金(0056)成份股一覽表 (2010/8/12 證交所資料)

台灣高股息基金與台灣50基金同樣都屬於指數型基金(ETF),除了可以當做一般基金直接買賣投資,因其成份股經過精挑細選,也是相當不錯的投資參考名單。台灣50基金的選股哲學歸納起來就是「數大為美」,但股本過大的「恐龍公司」不見得就會賺錢,因此台灣高股息基金在選股哲學上略做修正,捨棄台灣50成份股之中某些獲利欠佳的大型公司,再由台灣中型100基金的成份股中挑選「小而美、會賺錢」的績優股,等於在台股前150大公司裡面精選30檔高現金殖利率的好公司名單。
表一可見高股息基金包括了電信、電子、塑化、營建、航運、金融等諸多產業,若你認同這三十檔選股,大可直接買進0056指數型基金,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懶人投資生涯」。可惜,熱血投資青年一定跟我一樣覺得「指數型投資」很無聊、不夠酷炫,執著於「主動投資」的操控滿足感,那就得從懶人投資的溫床醒過來,跟著我從30檔成份股裡去蕪存菁,進一步篩選出投資標的吧。
步驟2: 去除不喜歡的產業、設定選股數據條件
因為台灣的金融業及營建業財務透明度較差,個人習慣上避免投資這兩項產業。另外我設定了四個財務數據條件:
1. 本益比小於15
2. 股價淨值比小於2
3. 殖利率大於6%
4. 淨值大於15元
依此條件選股,應可選出報酬率較佳、價格合理、股本不過度增胖的理想個股。
表二:依產業別、財務數字四條件選出的12檔個股。(資料來源:證交所2010/8/12資料)

步驟3: 逐一檢閱財報、研究產業訊息,決定個股投資價值
經過前二步驟,我們已從浩瀚繁星般的股海裡撈出12檔標的,這下子你可沒理由不好好研究個股財務及產業背景了吧!當我們對個股研究愈透徹,就愈容易掌握其投資價值,才能在低檔耐心買入持有、逢高檔明快賣出持股獲利入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表格財務數據皆為「未來預估值」,隨著景氣循環變化,預估數字可能嚴重失誤!這世界並沒有完美的選股邏輯,任何系統選股法都有盲點,我們應該透視財務數字背後的真相,運用人腦智慧綜合判斷決策,而非据泥執著財務數字而坐失財富。
股市瞬息萬變,過眼資訊如過江之鯽,投資人應學習運用科技篩檢資料,才能化繁為簡、縮小打擊面,將寶貴的時間精力運用於深度產業個股分析。
股諺云:「選股如選妻」,買對好股票就像討到好老婆一樣可以興望家室、百年富貴。投資選股實屬人生大事,不可不慎!
西諺云:「與其給魚吃,不如教如何釣魚。」本文旨並非提供投資明牌,而是提出可行之選股法則論述,期能利用最簡單的方法大幅提高股市投資勝率。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29日
[[+-]] : 水災的啟示–買房地產必做功課!
「凡事預則立」!當你購置房地產前,該如何事先做好功課,避開容易淹水的地段?
其實啊,在網路資訊時代,只要你肯找資料,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既然風災水災在台灣的頻率那麼高,政府一定會編預算做好研究報告,我們只要調出這些報告,就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資訊。
參考資訊: 經濟部水利署水災保全計畫
進入網頁後,選定你有興趣的縣市,就可以下載其「水災保全計畫」,解開壓縮檔,就可以看到一個Word檔案(DOC格式),裡面會介紹該縣市的水文、歷史、以及防災聯絡名單及實行細則,內容非常豐富,得閒可以自己細讀。
拉到重點,要怎麼知道一個地點會不會淹水 ?
有兩個方法:
第一就是細讀文件裡面列出來地勢低窪容易發生水災的地段(連住址、聯絡人、災情史都有詳列)
第二個方法,就是文件裡通常會附上「淹水潛勢圖」,這是電腦模擬的GIS運算資料,你只要對應網路地圖,就可以知道某個地段在雨量多大時會淹水多高。
有圖有真相! 舉我住的新竹縣為例:

上圖顯示新竹縣在一日暴雨(200毫米雨量)時,多數地區無淹水,但在某些近海、沿河岸地區仍有20~50公分的淹水,值得注意的是,寶山鄉雖然是丘陵山地,但其西部因為水文因素而成了全新竹淹水較深的地區。

上圖可見寶山鄉水源區有些地段已有2公尺以上的淹水區,另外在竹北市與湖口鄉交界的鳳山溪沿岸、以及新豐的延海地段也有2公尺以上淹水區。
我特別注意一下我家附近,好險,即便單日600mm落水都還沒有淹到水,當初誤打誤撞真是買對地點了!
若考量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也許未來購屋應選擇海拔20公尺以上地區囉!
地勢海拔高度可由Google Earth軟體獲得,亦可帶著GPS儀器實測而得。
天啊 ! 住海邊會變水上人家、住河邊易淹水,住山上有土石流
(好山、好水、好危險!?)
地球好危險,哪時候才能回火星呢 ?
口木說法:
購置房地產是多數人一生中最大的投資! 在天災頻仍的台灣島上,應將地震、水災列為購屋前的常規檢查研究項目,這些資料通常不會由仲介或建商取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上網找囉!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27日
[[+-]] : 0924 滿足達陣勢應回,休息再攻高非高

上週五(0924)大盤收跌破五日線,雖然尾盤拉出下影線,但KD高檔交叉而下,短線空方暫時取得優勢,配合週末美股收大漲近200點,下週一台股可能開高小紅出現賣壓,配合週三摩台結算,高檔而下佈空了結的機率頗高。
如前文提到,0913的紅K為起漲關鍵K棒,實體下緣7962不應跌破,對應月線上揚走平,應在8000點附近交會,個人以為若出現修正拉回,應在8000點上下找到支撐。
季線穩定向上發展,中長線的盤勢仍偏多,個人以為趁大盤拉回時選擇價值個股適量買進是可行的策略。
(警語: 以上為個人分析心得,不可做為投資買賣依據!)
919大水造成高高屏及東部許多鄉親的災情損失,但這次卻少有積極募款,請各位網友能發揮愛心,捐款幫助受災戶重建家園。
台灣世界展望基金會: 凡那比颱風水災捐款網頁 (可線上刷卡)
(提醒: 網路提供的刷卡聯結皆應養成再次確認習慣,以免誤中釣魚網站!)

口木小品文: 捐款與自來水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22日
[[+-]] : 客串理財講師記

上圖來源: 寶來理財講堂第一輯課程表
課表上的講師個個大有來頭,除了寶來的高手講師之外,另外有包括綠角及投資者部落客日誌的站長(當然口木是最小咖),一系列的講座到了後半段都在講指數投資(主要工具為ETF基金),於是我就把過去發表過關於ETF的文章做了一份簡報,演講時間約70分鐘。
當天我自己沒錄音,所以本文只提供簡報檔供有興趣的站友下站,若有疑問歡迎留言交流。
0915口木寶來ETF簡報檔(擇一下載即可):
載點1(Slideboom)、載點2(iFileIt)、載點3(Badongo)、載點4(MirrorCreator)
因為來上課的同學幾乎都上過前兩堂部落客講ETF的課程,所以關於ETF的基本介紹以及被動投資的理論我就快速帶過,我把多數的時間拿來講解台灣各檔ETF之間的持股差異以乃特性;另外再補充一些小細節,如投資交易成本、所得稅精算。
最後再拿之前在Smart雜誌發表過的一些投資策略文章連結到ETF投資實務,我想這應該是這場演講最有價值的Take Home Messages!
有位同學提問:「被動投資工具的買賣點如何抓?」
這個問題可說是「大哉問!」
因為一般談被動投資通常不太著重「主動介入買賣點」,但我試著以總經、技術分析所學去規劃加強被動投資收益的模型,經過實證確有一些成績,試著打破「被動投資」過去被批評太過消極無為的性格特色;就我所知,類似的連結是目前較少被著墨的盲點。。
雖然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一向被視為水火不容的對立角色,但若我們能懂得兩者的優缺點,融合交互運用,就可能把主動投資的智慧實現在被動投資的安全工具上,搞出一個有點主動又不太主動、有點被動卻又不是太被動的Hybrid … (實務應用,請參考簡報末提到的幾個投資模型)。
雖然我是半調子響叮噹的理財素人,但能受到國內首屈一指的金融集團邀請確是一大肯定。想當年無心插柳柳成蔭至今持續寫作分享已成為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興趣以及責任 …
不管是當醫生,或講理財,只要能夠利益大眾,我都樂此不疲!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19日
[[+-]] : 遙遠的東方有一點利–存款微利是圖

一般來說,銀行的存款加碼可分為兩種
一、綁理財商品: 指定要買該行的「基金」、「保險」等定額商品才能享有存款加碼優惠,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銀行就是拿理財商品的利潤來補貼利息加碼,所以這種「優惠」可說是口惠而不實,叫你多花錢的而己。
二、不必綁理財商品:不必多買無聊的保險、基金,純粹要你把錢存進去,這種機會通常發生在外商或較冷門的非公營官股銀行,大概就是銀行比較缺存款,想要做大業績吃市佔才會推這種方案。
本文提到的「遠銀定存1.3%」方案就屬於第二類的「優惠存款」,比起目前市場約1%左右的定存利息,等於補貼了約三成的利差,而且本金上限高達300萬,等於每位客戶存入300萬元就得補貼約9000元的利差,可說出手頗為大氣。
換個角度想,銀行之所以敢推出這樣的「固定利率商品」,理應看好未來市場利率不會降息、甚至賭會「升息」,一旦未來市場利率調高,則可大幅減少專案補貼利差。
一葉知秋,銀行的算盤打得奇精無比! 從遠銀的專案活動,口木已看到下半年台幣升息的訊號,從我過去寫過的「固機差」經濟模型看來,台股未來一年多、直到2012總統大選前,理應仍有多頭氛圍保護,不致出現太大的空頭攻擊機會才是。
我前幾天在網路上開了遠銀的FE direct帳戶,過兩天到醫院附近的遠東商銀照像拿金融卡,很容易就又開了一個「高利活存」帳戶。
因為我目前的股票都在亞東證券進出,所以平常的閒置資金就可以在FE-direct高利活存與遠東證券交割活存之間靈活轉換(同行轉帳免手續費);以FE direct最高0.8%的活存利息來說,幾乎和定存利率相去無幾,甚至比1~3個月的定存利率還高! (注意,高利活存是階梯式利息,不同額度間從0.15%~0.8%計息)
另外FE direct還有幾項優惠:
1.單月存款平均餘額在5萬元以上,次月可免手續費跨行提款5次
2.他行轉入、轉出他行交易1萬元以上,每次得happy-go點數20點(每個月最高各5次)
3.開戶前登錄,再送happygo點數300點(我自己都錯過了… )
當然,FE-direct跟HSBC-direct一樣都可以當做買賣基金、外幣的平台(我才剛開戶,還沒試到這些功能啦)。不一樣的是,FE direct的美金和歐元帳戶提供利息加碼,但利息最高只到0.5%,不算太高,看起來不特別吸引人。
我的FE direct金融卡內建happy-go識別卡功能,從此我皮包裡的happy-go卡就可以退休了,平常上遠百、全家便利商店消費時只要拿FE direct金融卡出來就可以累happy go的點數。
happy-go的點數其實很好用,最殺就是等Gohappy購物網每年都有幾波的「Go happy點數換現金 10點換10元」活動 … 等於是一點換一元,點點皆現金,拿來買些民生用品或3C產品折價很過癮! (註: 平常是35點換10元)
如果你手上還有「免轉帳手續費」的存款帳號,就可以每次轉個1萬元到FE direct帳戶,等於免手續費就可以洗出「20點happy-go點數」 … 像我有永豐、渣打等優惠帳戶,每個月就可以幫我合法創造上百點的happy-go點數。一年下來,多個幾千元的happy點數,年終採買時等於多了遠東集團送你的年終禮券喔!
口木說法:
活用同一集團聯合行銷諸多方案,你也可以聰明創造出自己的快樂微套利平台喔!
(註: 以上皆為個人理財心得,不為特定銀行商家廣告!)
舂泉講古–觀音財神大鬥法
口木說法: 求財,不如求福;求福,不如行善積德 …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13日
[[+-]] : 0913 秋前悶雷一聲響

今日逢ECFA利多發酵爆量1468億開高收最高8091點,
明天開盤理應仍有「不甘心追價買盤進場」,但在8150上下會遇到今年4月份的M頭高點套牢賣壓而回檔,適逢後天期指結算,往下以今天開盤的7962實體下緣為支撐不應跌破,整理後應仍有後續高點。
若以5/25低點的7032,至6/21的7645點為一倍測幅,則往上加一倍的目標點即為
7645 + (7645-7032) = 8258 為滿足點
依上圖的「上升軌道」,在8258點附近將遇到上趨勢線的反壓,頗為符合。
(以上為壓力支撐分析,不可做為投資進出依據!)
這個案告訴我們:
政治人物沒事千萬別得罪媒體,你看 … 現在連跳舞的位置都放在後排了 …
好貨分享:

hoomia Kii 102 車用雙待機藍牙揚聲器(進階款)
名片造型的藍芽免持機,我自己買來用效果很滿意
只要裝在遮陽板,跟手機配對藍芽,以後開車就可以像開飛機一樣,按一下就接聽電話
還有來電號碼播放、一機配對兩隻手機等功能,口木好評使用中!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10日
[[+-]] :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二):財務觀點
一、指數化投資、避免選股風險
指數化投資乃「隨機漫步理論」信奉者的投資實務表現,這類投資者不追求打敗大盤的卓越績效,因為價格本身已俱體實現買賣雙方獲取的資訊、智慧、與企圖、策略,他們只求仿效大盤平均表現的合理成長績效,此時被動式指數型基金即成為最佳投資工具。西諺云:「To err is human.」 既然人性必然犯錯,何不規避人性,將投資決策交給理論的指數自由揮灑呢 ?
指數化投資好比一紙風箏,只要挑對天氣與地點,就可以乘風而起,悠遊天際;主動投資就像開著一台戰鬥機,你可以展現高超的飛行技巧,卻也隨時可能墜機身亡。指數化投資雖然規避了個股風險,但仍受系統性風險波及,當全球金融風暴來襲誰也不能脫身,還好長期而言經濟不斷成長,提供指數化投資者可預期的平均收益。
指數型基金正是目前最夯的被動投資工具,全球目前共有338檔新興市場指數基金,總資產規模近九百億美元,近四年來檔數呈倍數成長,高於同期的新興市場主動基金,可見ETF已被投資界認定為最適合投資中高風險新興市場的神兵利器。

二、全球資產配置、均衡地域風險
投資人皆知:「雞蛋不要放在同一籃子裡!」
當你我畢身的積蓄資產都押在台灣時,多餘的資金理應優先投資在海外以平衡地域風險。過去多數人將資產配置在歐美等成熟經濟體,經過2008年金融風暴的教訓,人們了解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資產,反而過去被視為「高風險資產」的新興國家市場呈現疾速反彈走揚的局面,在「資產安全」與「成長表現」之間難以兩全,我們應該學會平均配置投資部位,挪出部份以前過度保守的資金投入新興市場,利用ETF的架構打造「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的新興市場夢想投資平台。

三、台幣計價、避開匯率風險
說要「海外投資」,第一個想到就是「我要先去買外匯」!然而,在外匯買賣的過程中難免有匯兌損耗乃至於匯損風險。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型基金採用新台幣做為計價幣別,為投資人減免外匯計價所帶來的困擾;當然,基金本身的績效仍受匯率波動影響,但完全以台幣計價的基金淨值,仍可帶來原汁原位的損益表現,投資人不必像過去的投資經驗一樣:「賺了股價、賠了匯差」!
「投資,簡單最好!」省了一道程序,投資路上心裡就踏實許多。
四、本土基金、避免海外所得課稅
自民國95年起實施最低稅負制,明定民國98年以後的海外收入應計入最低稅負課稅,這條規定造成許多海外基金投資人的恐慌,雖然絕大多數投資者未受影響,但隨著你的資產累積,難免在心中隱藏著對於海外資產安全的恐懼。仔細研究法條,其實註冊地在台灣的基金已被排除在境外收入的名單之外,因此,購買國內發行的境外基金可說是投資海外市場的節稅捷徑,對於基金投資大戶來說,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型基金適度解除了最低稅負制所帶來的稅務難題。
口木說法:
成長融合避險的完美絕配
綜上四點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型基金俱有:歸避個股風險、地域風險、匯率風險、稅務風險等「四避險」功效,可說兼備新興市場「衝、衝、衝」以及ETF先天沈穩避險的雙重特質,兩種註定不可能協調的風格卻在財金天才的巧思下化為珍珠加奶茶般地完美風味,亦成為你我未來不容忽視的重點投資工具!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6日
[[+-]] : 144期Smart專欄–房地產主力心法
許多朋友問道:「房地產投資是否穩賺不賠?買房子真的可以抗通膨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舉兩個身邊親友的投資實例:
案例一: 小蓉姐買樓
小蓉姐老家在台中縣后里,她目前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五年前她原本想在竹北市購屋,但考量未來想回后里跟父母同住,最後決定在后里購買電梯大樓建案,當時竹北和后里的房價差不多都在一坪十出頭萬元左右,沒想到轉眼五年過去,竹北的房價早已飆到一坪二十萬以上,但后里的房價不漲反跌,想要轉手賣出卻乏人問津。她苦笑自嘲:「別人房子隨便買隨便賺,大概只有我買房子套牢賠錢吧!?」
案例二、阿土婆買農地
阿土婆於民國80年在台中縣烏日鄉買了一塊農地,當初因為有「烏日高鐵重劃區利多」,她匆忙以一坪5萬元搶進,總共斥資千餘萬準備養地兼養老,沒想到景氣急轉直下,一套牢就近20年 …直到2009年中,總算來了個「縣市合併升格題材」,好不容易以每坪七萬元售出!算一算,總獲利近四成! 扣除仲介代書稅費等交易成本,大概也有三成三的獲利。 阿土婆能夠獲利了結,也算是喜劇收場!但18年賺33%,真的是好的報酬嗎 ?
這時要以「定存報酬」當做比較機會成本!下圖是以合庫的歷年定存資料庫估算,假設阿土婆從民國80年開始每年放定存至今的報酬率

哇!從民國80年至今,18年間的定存總報酬率,竟然高達 130% ! (計入本金則為230%)也就是說,如果阿土婆在18年前將1000萬放在定存,現在已經有2300萬的財產了!平均年複利報酬為 4.7%
請注意,這只是「基準機會成本」喔!
等於是你把錢鎖在銀行,每天閒閒躺18年,就可以享有的最低理財報酬水準。
但阿土婆當年選擇投資土地,套在高點,18年後解套,總共獲利33%
依複利公式: 133% 開18次根號 = 101.6%,平均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只有 1.6%,非但輸給定存報酬率,當然無法抵抗通膨壓力囉!

這一比較,阿土婆的眼淚快掉下來了:「啊 … 早知道我放定存就好啦! 」
分析上述兩個不算成功的房地產投資案例,發現共通的特點就是:選錯物件標的! 小蓉姐搭棄人口移入成長的竹北而選擇人口移出的台中鄉鎮、阿土婆選擇空有題材卻無實質需求支撐的農地,結果不是慘套就是輸給通膨,到頭來白忙一場換場心酸!
讀者這時一定想問:「到底要怎麼投資房地產,才能提高勝算呢?」
在此提出個人三點心法:
一、投資標的:
地段以人口快速成長的新興都會區為投資首選,大台北都會區以離捷運火車站一公里內的案件最為保值,在大台北都會區以外的地區以土地持分高的透天厝、精華店面較為保值。土地投資應避免偏遠的農地以免長期套牢。不建議投資小套房、渡假別墅等高折舊商品。
二、投資時機:
平時應儲備實力,靜待金融恐慌時投資客低價殺出房產的時機,才有機會撿到超值的物件,切勿隨媒體炒作題材而追高套牢。考量房屋折舊及熱錢轉移效應,於房市泡沫高點逢高獲利了結的功夫也是一定要學的啦!
三、投資策略:
以自有閒置資金投資房地產的風險最低,若高額貸款投資則容易遭受利率風險。若資金有限,應以自用住宅或營業店面為投資標的;或可與親友合資以降低資金負擔。若考量租屋收益,則應事先調查當地租金行情及空屋率,並計入管理成本及機會成本,以增添投資成功率。
在台灣獨特的金融體系裡面,土地建物資產可說是價值信用的主要基礎,貨幣供給逐年增加(鈔票愈印愈多),但都市建地有限,所以相較於註定貶值的現鈔,高土地持分的精華地產當然只會增值不易貶值!
都市土地重劃開發是台灣政治經濟共生結構的根本動力,有錢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關鍵就在其得房地產投資的人場券。市井小民若無法洞悉「房地產的主力思維」,就註定成為房產食物鏈裡的低階輸家。
掌握「房地產市場主力」的習性與節奏,你會發現其實投資房地產的勝率極高,可說是穩賺不賠!如何存到「房地產第一筒金」,才是能否擠身富豪之列的關鍵所在啊!
...
繼續閱讀







2010年9月4日
[[+-]] : [3C生活]PDA手機大復活–順暢看影片
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貪小便宜竟然選了韓國泡菜手機

Well,憑良心講,造型還算不錯啦! 其它除了–通話品質差、耗電、待機時間短、反應速度慢、不穩定常當機、原廠後續服務差勁 … 等些許缺點外,其實我也不見得每分每秒都在後悔自己竟然買泡菜手機啦 (死鴨子嘴硬貌)
最初只拿來當下單手機,我開了太平洋證券的戶頭,免費使用他的快易通手機下單軟體,配合中華電信的mPro方案,每個月只要加50元就有10萬封包額度,拿來下單看盤綽綽有餘(千萬不要拿來上網瀏覽喔!),人在外面也能隨時下單看盤,的確方便好用!
最近看小舅子拿台Moto XT701非常酷炫好用,讓我凡心大動,望著我的泡菜愛機嘆息:
Is it Time to Say Goodbye?

不過啊,凡事刻苦耐勞勤儉持家的口木,仍決定為泡菜機做出最後一搏 …
首先,我下載了新版的ROM,更新作業系統到WM6.1,即俗稱的刷機(方法及ROM載點:請看這裡)。刷完機後,果然解決了不少問題,使用速度變滿快的,原來是LG原廠的ROM太爛啦!接下來我買了一片class6的8G SDHC記憶卡,只可惜會常掉卡(用到一半抓不到SDHC卡而當機);跟老婆手機的class4 8G SDHC對調之後就解決了(聽說是手機的SDHC驅動有點問題而挑卡)。
好啦,機器的硬體調校完畢,以下開始要講解如何在手機上看影片
首先要先找到適合的手機轉檔影片,我選定格式為3GP格式,可以看成是行動版的簡易MPEG4格式。我找到一款轉檔效果非常好的Freez 3GP converter,基本上是免費下載、免費使用,可惜免費註冊的功能停掉了,所以一天內不要用超過20次,不然被鎖住就很麻煩(不要問我怎麼解鎖,自己去youtube找答案)。

這個程式的好處就是簡單、轉檔快、畫質好!配合我的PDA手機解析度只有320X240,所以畫素就設成一樣,至於每秒畫格,設成23.97或25都可以看起來很順暢,畫質設在1是最高品質,雖然會佔比較多空間,但看起來真的很細緻,強烈建議設在1~3之間。畫面比例有兩個選項:LetterBox就是維持原比例,來源是16:9影片就要選這項,才不會被Stretch成4:3的比例。
音質設定也有學問: AAC NB是原始的3GP設定,固定8000Hz、Mono聲道的低音質Profile,聽起來音質空洞又會破音,實在爛透了!頂多把BitRate設到最高的12.2Kbps,聽起來會好一些些。
解決的方法就是把AAC NB改成AAC LC選項,就可以轉錄比較高品質的聲音,我用的選項是Mono、22100Hz、48Kbps(若有立體聲耳機,就選Stereo選項)。不過問題來了 … 這個模式的影片檔需要播放器有MPEG4 AAC codec才能播放,等一下再提怎麼解決。
第二個步驟就是設定Pocket PC上的播放器
其實Windows Mobile內建的Media Player就可以播放3GP格式影片檔,但效能實在淒慘無比(一秒鐘大約只有3至5個Frames吧),玩過PPC的玩家都知道要去找一個叫TCPMP的免費播放器。使用後果然讓人讚不絕口,沒想到過去被我嫌到沒一塊好的泡菜機,竟然也能順暢地播放影片 …


So Far So Good … 畫質OK了,但音質還沒解決
前面提到的AAC LC mode屬MPEG4 AAC Codec,並未內建於TCPMP程式裡
解決的方法有兩個,首先你可以去買新版本的Coreplayer(就是TCPMP被買走商業化的版本),就會直接內建MPEG4 AAC codec!
當然,勤儉持家的口木一定會選第二個方法: 下載免費的AAC codec:請看這個網址,下載betaplayer的AAC codec(Windows mobile版),安裝到手機上就可以順利播放AAC LC音訊的3GP影片檔囉!
如果你遇到Freez 3GP converter無法順利轉檔的影片,可以先用PowerDirector(威力導演)等剪輯軟體先轉檔過當母片(我選Portable Mpeg4: PSP最高品質–480X270解析度,768KBps),之後再用3GP Converter轉過就行。

世事往往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 刷過機的KS20無法支援A2DP音樂,所以藍芽耳機只能拿來當免持聽筒講電話用,如果想要用藍芽耳機聽立體聲音樂,還得再裝上Wow SRS HD這支免費sound driver程式
把cab檔丟到PPC安裝好後重開機,配對好藍芽,即可在耳機上聽音樂看電影囉!

如果你的藍芽耳機還是沒音樂,請點一下螢幕上方藍芽耳機的圖標,把標準音訊的checkbox打勾,這樣應該就可以了。

至此,我的手機多媒體夢想終於實現!泡菜機總算保住工作機會,不至淪為流浪台灣的633失業族!
平常用衛星電視錄下來的MPEG4節目也可以放到手機上坐車時配上藍芽耳機靜靜觀賞 …

啊! 當個現代3C玩家 … 真好!

MOTOROLA S-305【全新聯強公司貨】S305 原廠A2DP藍牙耳機

【分期、雙待、送贈品】SonyEricsson MW600/MW-600 藍牙耳機_贈汽車置物袋
推:音質好又不貴的藍芽耳機!
...
繼續閱讀







2010年8月29日
[[+-]] :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一):人口觀點
乍見摸不著頭緒,待我回過神來掐指一算,從世界人口的脈絡著手,於是露出會心一笑 …

上表是基維百科列出最新世界人口統計排行
全世界共有11個國家人口破億,其中分居前兩名的中、印人口皆有十億人以上;亞洲雙雄加起來人口超過25億,佔全世界人口37%,近年來因便宜的人力資源紛紛成為世界工廠與新興市場重心,中印股市近年來極為活潑,早已是許多投資人的資產核心。
至於人口排行第三的美國,人口約三億,與前兩名的中、印有著極大的落差,屬已開發國家、國民所得頗高、經濟成長趨緩,加上前幾年發生的金融風暴,雖貴為基準貨幣(美元)發行母國,但除了保守資金之外,美國市場已少受投資人青睞。
人口排行僅次於中、印、美的第四名是哪一個國家 ? 如果拿去問大學生,我想應該答對的人不到一成 … 答案不是日本、不是俄羅斯,而東南亞國家–印尼!
印尼人口2.3億人,約台灣人口的十倍(台灣人口世界排名第52名),地處熱帶、礦產豐富,加上人口成長比例高,人口紅利正在累加,其經濟成長相較於東南亞各國實屬平穩(過去七年平均經濟成長5.4%),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經濟成長大國。

以基礎總經的觀點切入,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需要靠人口成長、投資成長、消費成長等諸多因素加總而成,所謂的「人口紅利」即青壯人口減去老弱人口的差額,當人口紅利愈高則國家生產力愈強、社福負擔愈輕,則國家經濟成長表現愈突出。環顧台灣與鄰國日本的現況,即處於「人口負債」的局面:過去提供國家生產力的中生代步入老年、向國家領取退休俸、耗費醫療資源、並將資金轉往國外,故台灣與日本在經濟上的疲弱表現很大部份歸因於「人口負債」的無奈!
中國、美國這兩個人口大國其實也逐漸消耗掉「人口紅利」而步向「人口負債」,故未來恐怕不容易再掀起另一波亮眼經濟成長表現。
相較之下,巴西、印度、印尼,屬於「人口紅利」較豐的人口大國,在「新興國家」之間又屬於政經實力較強的大國,故預期能在人口紅利的推動下接手擔任世界經濟成長的次世代火車頭。

投資是門藝術,當你投資先進已開發國家市場,不得不忍受較低的預期報酬;當你選擇新興世場時,卻又不得不面臨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 !?
「道者,中也」,也許,在新興國家中選擇比較大、比較穩的幾個人口紅利大國,再把這三個市場的指數綁成一個大傘,就能帶出一個相對穩健而報酬不低的被動型投資平台

我猜,這就是「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選擇巴、印、印三國的初衷吧!
(請接續集…)
...
繼續閱讀







2010年8月20日
[[+-]] : 台灣哪個縣市最不衛生 ?
醫療要花大錢,當政府不重視人民衛生時,就不願意投資醫療,人民就沒衛生
數字會說話,算算總帳,今兒個口木帶大家來發現,台灣哪裡最沒衛生 ?
評定醫療水準的指標有很多,為求簡化
本文單以 「地區人口數 ÷ 地區醫師數」
這個指標來概述醫療水準 (即每位醫師照顧的民眾人數)
當一個地區每位醫師服務的民眾數目愈少,
就代表醫療人力愈充足、相對醫療水準就愈高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想當然爾,全國首善、預算花花花…花不完的台北市,當然醫療資源最豐富
台北市的「人口/醫師比」只有320,約全台平均609人的一半
光是台北市的醫學中心數就佔台灣近半,不過這些醫學中心也肩負全國醫療急重症的照護責任
總之,台北市民在醫療上受到的照顧是全台灣的完善的,這是肯定的事實。
在醫師人力最充足的前六個縣市裡,直轄市、省轄市就佔了五名(北市、嘉市、中市、高市、南市)
台灣共七個直轄、省轄市裡,基隆市的醫師人力排倒數第二,新竹市敬陪末座!
另人意外的是,花蓮竟然是全台灣醫師人力最密集的第四名!
姑且不論花蓮尚缺乏許多急重症設備與人力,在宗教界及醫界的努力下,
過去最缺乏醫師的後山,其實在醫療資源上已有改善,這是值得肯定的改變。
(換個角度想,醫師人數成長 加上 花蓮人口流失 … 會讓這個數字往上攀升)

這張表列出來的縣市,人口/醫師 數皆高於 800,算是醫師人力較缺乏的後段班縣市
除了外島的金門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另人意外的是,
即將升格直轄市的新北市(台北縣),醫療人力水準竟跟台東縣半斤八兩 …
本島最缺醫師的兩個縣市分別是 : 新竹縣 和 苗栗縣!
這兩個縣正好是全台灣客家人最密集的地區(客籍人口佔七成)
到底是咱們客家鄉親的身體卡好,還是竹苗兩地的政府比較不重視人民衛生 ?
就連本島最偏遠的台東縣,醫師人力都還比新竹苗栗縣還充裕些哩!
也許,竹苗縣民半夜找不到醫師得跑台北早就習以為常 …
然而,台灣最繁榮富裕的西岸走廊、科學重鎮,竟然是全國最沒衛生的地方!?

點名時間到:
苗栗縣 劉政鴻縣長、徐耀昌立委、康世儒立委
新竹縣 邱鏡淳縣長、彭紹瑾立委
這是您們的責任!

新竹苗栗一天不衛生,你們就對不起老百姓!
...
繼續閱讀







2010年8月15日
[[+-]] : 前世、今生、水晶球
一進門,發現Linda的辦公桌上擺了顆水晶球,座上是一位長髮披肩、身上戴滿天珠的大嬸,摸著水晶球、喃喃念著聽不懂的語言 …
小吳眨了眨眼,定下神才問道:「妳是誰? 怎麼會坐在Linda的座位?」
大嬸抬起頭來,深遂的眸子射出寒光,冷冷道出:「Linda上週末離職了,我是來接替她的新人,我叫Sussan … 」
小吳上下打量蘇珊大嬸,納悶著銀行為什麼會用這種年近半百的中廣身材女性坐在財富管理部?
Sussan拿下多焦眼鏡,繼續說道:「是這樣的,因為銀行配合政府實施擴大就業方案,也就是你們俗稱的22K,說是可以降低企業營運成本,上週末人事科的錢經理到龍山寺地下街看到我的攤子沒什麼生意,就問我要不要去銀行上班,說急缺人 …」
Sussan低下頭來仔細擦拭水晶球:「錢經理還說,前一個理專叫什麼Linda的,受不了每天有客戶來跟她理論基金賠錢,每晚都要吃安眠藥才睡得著,這次總算頂不住,要回花蓮種田去了 … 錢經理想要發展『靈學投資』,公司相當看好我的發展性 …」
小吳都聽迷糊了,抓抓頭,這才想起手上那張基金損益對帳單,嘆口氣,向Sussan抱怨道:「當初都聽Linda的話,定期定額一直扣,停利不停損 … 沒想到兩年過去了 ,還是沒賺錢啊 !?」
Sussan不發一語,突然抓起小吳的手,貼到水晶球上,作勢叫小吳不要說話 …
小吳措手不及,只好睜眼看著水晶球內光彩眩目,一會兒,他看到水晶球內映著一戶養豬人家追趕著豬隻的畫面 …
Sussan點頭道:「沒錯,這就是你的前世 … 你正是豬農,靠養豬為生,不過你的養殖事業非常失敗 …」
小吳看著豬農憔悴的神情,裡面的豬隻個個無精打采、瘦弱無力 …
Sussan接著解釋:「其實這位豬農原本生意不惡,手上有許多高級種豬、繁殖能力極強,但他誤信友人建議,把好的種豬紛紛以高價售出,只留下較次等的種豬,結果豬圈裡的品種每下愈況,慢慢的沒人想跟他買豬了,可惜豬農執迷不悟,不懂得回頭是岸,終究潦倒一世 …」
小吳聽到這裡,全身像被電到一般:「啊 ~ 原來我前世養豬的時候,就是犯了『停利不停損』的毛病,手上有好牌打光光,最後只留下滿手爛牌,當然不會贏囉!」
Sussan念了幾聲咒語,水晶球的畫面嘎然停止,她握起小吳的雙手:「你果然極俱慧根,從前世的境界,就知道今生不該重蹈覆轍,我斷你從今天開始,發財運勢已開 …」
小吳鞠躬謝過了蘇珊大嬸的開示,索興撕去手上的基金對帳單 …
跨上野狼125,在炎炎豔陽下,咒罵幾句:
「去你的定期定額不停扣,去你的停利不停損!」
「老子想通了 … 今生來世永遠不會再被騙了 …」
...繼續閱讀







2010年8月14日
[[+-]] : 143期Smart專欄–低Beta值持股打敗大盤跌勢
歐債危機發生以來,全球股市大幅回檔,台灣股市亦受波及。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多數個股皆隨著大盤演出破盤行情,許多投資人將過去一年以來獲利倒賠回去,等於做了白工。
也許你會訥悶:「大盤指數狂跌,難道股票非得跟著跌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了解什麼是β值(讀作:Beta值、貝他值)
β值就是一段時間內的個股波動除以市場波動的比值
公式: β = (個股波動) / (市場波動)
當個股的波動等於市場波動時,β值剛好等於1,換句話說,你買這檔個股的報酬率跟市場指數是一模一樣的;當個股波動大於市場波動,則β值大於1,在多頭時個股會漲得比指數還兇猛、但在空頭時卻也跌得比大盤還慘烈。同理可證,當個股的波動小於市場波動,則β值會小於1,在多頭時漲勢溫吞,但在空頭時卻相對抗跌,也就是俗稱的「牛皮股」。

了解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應用在實務投資:多頭市場時應該積極擁抱高β值的小型飆股,而當市場走勢不明時減少高β值個股的比例,將資金轉進低β值個股以提高資產的防禦性。低β值個股走勢較市場穩定,而且通常獲利穩定、財務健全、股本較大,故市場主力不喜歡過度炒作這類牛皮股,這種標的反而相當適合穩健保守者在市場低迷時買進持有賺取長線收益。

舉我近來的投資實例說明:今年4/23日,台股大盤指數來到8004點,當時台指已出現跌破季線的M頭破線格局,我手上早就沒有任何股票而手癢得發慌,突發奇想地想買些「價值好股」,驗證基本面的支撐是否能熬過空頭的考驗?

(2010年4月底至6月中,口木操作零股獲利成績,成功打敗大盤指數)
期間我陸續以零股買進中華電信、遠傳電信、中興保全等高殖利率、低Beta值的防守系個股,經過一個半月,大盤一度跌破七千點,但這三檔的股價卻不動如山,直到日前大盤已下跌了8.81%,但我手上的持股卻幸運地出
現帳面獲利,成功抵禦市場風險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貝他值乃基於過去的市場價格而算出來的落後資訊,並非一成不變,故不可以單一數值做為投資決策!投資人應當厚植自己分析個股財報及財務品質的功力,才能真正提升資產的防禦性。另外貝他值也可用在挑選ETF及基金的投資決策,原則同樣是在經濟擴張期挑選高Beta值標的、衰退期將資金轉移至低Beta值標的或增加手上現金水位,以躲避未知的市場風險。
如果你是積極的投資者,也許可以滿手「高貝他值標的」、成天盯著盤面調整操作以賺取最大收益。可惜多數投資者很難避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宿命,當我們深陷市場之中往往無法理性分析做出現確判斷,於是累積的獲利很容易被市場風險所吞噬。更務實的做法,不管多頭或空頭,一切回歸個股基本分析選股,讓好股票自己照顧自己、讓自己跟盤面保持安全距離,多留些時間給本業工作及家庭生活,長期算下來,我相信反面有更穩定而理想的報酬喔!


...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