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

類股之三要三不


「類股」兩個字,絕對是盤中常最聽到的「名詞」

所謂的「類」,就是物以類聚,把「類」似的產業或概念做聯想結合,

而所謂的「類股行情」,就是由客觀事實經主觀認定而達成高度同向之價格變動結果。

雖然同一產業的公司體質各各不同,

但熱錢一來,不管基本面,同漲同跌的現象經常出現。

舉例來說,2007年大紅大紫的IC設計股,可說是雞犬升天

待年中主力出完貨後,則無一倖免,即便是股王發哥亦慘遭雙腰斬之毒手!

整理觀察結果,我們發現有某些類股較為活潑,有些有時序性,有些受市場報價影響 …

例如: IC設計股就屬於高起低落的炒家子,

多頭時高本益比,空頭時低本益比,堪稱「價值投資者的剋星」!


「太陽能概念股」在油價飆漲時常有行情出現,反之油價跌時就會跟跌,其間關聯頗值得參考。

又如DRAM, FLASH等產業受產能及報價影響 …


石化、金屬等亦受國際原料報價及期貨行情影響 …

由上可知,為什麼有些高手只做期貨不做現貨,

就在於現貨受到客觀因素以及主力作手的人為因素影響過大,所以很難只以技術線型套利。






好啦,口木哈啦完這些沒營養的東西,到底要結論個什麼結論?

我用幾句話整理我對於選擇「投資類股」的想法:

三不:

1. 我不投資大起大落,受景氣循環影響過深的股票 (如DRAM…)
2. 我不投資盤面上當紅的熱門題材股(如太陽能、網通…)
3. 我不投資很難有所轉機的類股 (如 … CDR )


三要:

1. 我要投資穩賺不賠的公用事業類股 (如:電信)
2. 我要投資日活生活不可或缺的類股 (如: 食品、保全 )
3. 我要投資自己有興趣且充份了解的類股 (如: 生物科技 … 視個人背景不同 )



以上三不三要,其實不是絕對的標準,舉例也只是個人的觀點

總之,實際的獲利、低估的價格,才是下手買股的充份理由!

我們只要懂得避開「話題大於獲利」,而挑選「獲利大於話題」的類股 …

那麼就很容易躲開災難、留住獲利 …

在千餘檔個股中,個股的選擇猶如大海撈針

如果我們能先對類股進行正確的挑選,那麼個股的選擇就顯得事半功倍。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加入Yahoo書籤 加入Google書籤 DiggIt!

2 意見:

盡付談笑中 提到...

仔細的看完您的這一篇文章

在文章的最後猛然發現...

當初遺棄在路旁的廢鐵(醫療專長)

如今握在手中儼然成唯一把利剣(生物科技)

小弟認為投資似乎也是如此...

既然要搏鬥自然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戰場

或者是挑選自己最有把握的時間點攻擊

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情形底下

勝出的機會相對最高

祝福您投資順利!!加油

C.S.Yan 提到...

我算是電子業中的業內了,那麼多的電子公司未來的1、2季獲利都看不清楚了,真是令我害怕,股票那還買得下手,一有分紅、選擇權,早早就套利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