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陣子我和幾個藥商業務及醫材代理商陸續聊到台灣生技產業的前景。他們和我一樣,對於目前生技業的股價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說:「我們自己員工都不敢買自己公司的股票!」
說來有趣,在炒作的過程中,在這個產業裡的人反而而為了解而賺不到投機財。
好比電子股在十年前接管過去金融股拉盤的角色。反過來看,2000年以後,電子股也扮演著台股主要殺盤的奪命武器。
生技股的確可能還有一大段行情要走,但實質面是否能像電子股這麼值得期待,著實值得投資者思考。
過去的金融股,有三商銀、國壽等重量級角色。
過去的電子股,有晶圓雙雄,及至於目前的面板產業等國際級大廠。
生技業的資金需求不亞於任何行業,但我在目前上市櫃公司中似乎還沒找到有機會成為國際領導公司的個股。
然而,現在還不是悲觀的時候,任何的偉大成就皆需要最初的溫暖與火苗。隨著台塑、鴻海等大資本企業相繼投入生醫產業,未來也許有機會與政策結合再創另一波台灣奇蹟。只是,屆時歡笑收割的主角不見得是目前檯面上的飆股。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