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各地看房子,明顯感覺到房地產市場「愈打愈有勁」
政府說要打房根本是騙人的,明喊著要打,卻手拿著油筒救火 …
很多人會問:「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自有住宅比例九成以上,蓋那麼多房子給誰住?」
Good question! Poor solution !
房子的本質是什麼? 原意來說,是給人住的
但如果失去原有的住宅功能,還有什麼價值 ?
這時候我得類比到「黃金」這項奇妙的財物去
黃金的功能,比想像中的還要少一些
除了裝飾、工業原料等,其實幾乎都是被鎖起來放著「保值」
簡言之,黃金幾乎沒有實用價格,甚至比石頭的實用性還差
(石頭可以拿來做建材、磨成各種工業農業用途、甚至可以拿來打水漂 …)
然而,如此「無用」的黃金,卻也是地表上公認最俱保值性的物質!
所以,一個東西的價值性,跟他有沒有用,常走在不一致的方向
(舉例:毫無功能的酬庸董座月領三十萬,辛苦工作的工程師月領三萬)
過去幾年來,常出現「房地產崩盤論 VS 房地產不敗說」的論戰
事實證明,即便是2008金融風暴,台灣看似體質欠佳的營建業卻甚少傳出災情(地區性小建商除外);反倒是2009以後,變本加厲地加速推案,房價一波喊推一波創高。
身為受薪階級的小老百姓,你我不斷訥悶:
「太貴了吧!真的有價值嗎?能買嗎?」
至此,我得說幾句不中聽的老實話 …
「理性買房子的人,在市場上往往不是贏家 …」
「追高買房的是瘋子,偏偏這些人賺錢了 …」
為什麼價值投資無法在市場上獲勝 ?
除了瘋子比傻子還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眼前的台灣房地產,已經不只是民生用品,而被許多有錢人當成「黃金保值品」!
在低利率、高通膨的經濟環境下,人們願意向銀行貸款買入非自用型房地產
一方面享受政府設定的多重優惠(貸款利率、稅務優惠),二方面又期望能賺取轉手價差,三方面就算沒有自用需求,短期內又沒有轉手計畫,總之還是希望能對抗通膨
只要這樣的經濟環境不改變,在政策做多之下,幾年內房價幾乎不可能走回頭路 …
因為多數的人民不夠Smart,所以選出一個Smart的政府,他懂得創造通膨,讓人民感覺手上的錢變多了,卻無法察覺金錢的購買力加速消失中(物價拉高、買不起房)
Smart的政府,右手用通膨來圖利財團企業主有錢人,左手收買傳媒來洗腦不夠Smart的人民。於是他的政權就穩固了,因為人民沒有覺醒的契機!
只能在土地房產的奴隸賤民制度下層自怨自艾,永世不得翻身 …
過去有人不斷高喊「M型化社會」來「關懷小老百姓」
很有趣的是,這些人得勢後,卻很快地實現了這個口號!
是的 … 我這篇文章了無新意,只想在歲末澟冬時節,點出一些事實
你我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與房屋,早已成為有錢人貪婪遊戲裡的可笑籌碼
望著高房價,憤世嫉俗絲毫無法改變墮身為奴的命運
當你無法打敗敵人,那就擁抱敵人吧 …
想辦法成為有錢人,加入炒作籌碼的行列
然而,偶爾也別忘了這些辛勤工作卻無法過好日子的同胞們
在下午茶時刻,記得幫他們流下幾滴感恩的淚水 …
...
繼續閱讀
麗明眼科預約掛號注意事項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