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8日

經濟頭腦

我相信很多人修過「經濟學」這門課

口木雖然念的是醫學院,沒修過經濟學

但我自己倒K過幾本經濟學的書,

密密麻麻的圖表與算式的確讓人退避三舍!

我實在佩服學院派的教授能寫出一堆用上高深數學的經濟學論文

但他的學生可能永遠搞不懂什麼叫「機會成本」乃至於「供需法則」。

對我來說,經濟學就是教人有效應用資源、並做出合理決定的科學。

標準的說法:「經濟學乃研究人類如何選擇使用有限的生產資源以生產不同的貨品,來滿足幾乎無窮盡的欲望,並將之分配給社會中不同的成員。」

(比較之後,我還是覺得自己的說法比較簡單易懂。)

總之,「效率」與「折衷」乃經濟決策的兩大中心主軸。

前者是為全體謀最大的利益,後者則避免最大的損害 …

在其中產生了「理想決策」!

舉例來說:

有人問 … 口木你的頭腦那麼好,為什麼不念博士學位?

以金錢的角度來看,如果我放棄醫師的工作,花四年念博士學位

用年薪200萬來算好了,那就是800萬的機會成本

如果再加上念博士四年的學費、書籍費、研究寫作相關花費 …

總共加起來大概是近千萬元的成本

這還沒計入萬一不能順利取得博士學位的「風險成本」

也就是說,我得計入取得博士學位後,是否能在未來的日子為我增加超過千萬元的收入;若否,則攻博士學位的決策就評為「不經濟」!

當然,以上只是「以金錢量化」的計算過程 …

人生中追求的不外乎是「名」、「利」 …

有人念博士學位也許是為了Title or Qualification

例如: 因為我念了博士學位,以後才有資格留在醫學院當教授 …

未來還有當院長、乃至於衛生署長的機會 …

以這個角度來看,學位就是一張「門票」

有門票才能角逐升官發財的機會,

沒念學位就只能開門顧店:「你好、謝謝、歡迎光臨」!

此時得計算自己在白色巨塔裡與人明槍暗箭力爭上游的機率

如果戰力爆表、勢在必得,那麼門票不能不拿 …

如果時常良心發現,不喜人鬥,則宦途多舛,不如歸去。

當然,並非每個人攻讀學位全然為了名利

有志者埋首學術,滿腔抱負提升自己能力、利益眾生,值得尊敬!

也許這社會不需要那麼多博士,

但總得留些博士為我們打造無敵鐵金鋼吧!

不然外星人打來,還真不知道拿什麼去抵抗哩!?




投資理財的過程,其實就是機會成本的比較與決策

我們手上的資源有限,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

每一個決策環環相扣,犯錯的機會並不多

如果我們只憑感覺做事、隨心情決策

必然增加錯誤決策的機會、帶來的傷害難以避免 …

我們只要訓練自己有「經濟頭腦」

簡單而合理地計算利害得失 …

大致能初步達到「趨吉避凶」的效果

所謂的「經濟頭腦」不是複雜的圖表算式、通篇大論 …

而是理性的分析、客觀的評估 所帶來的理想決策

所謂的理想決策也沒有標準答案 …

而是針對不同的個體、在不同的背景所產生的隨機解答

正因此,理想決策者 … 是自己! 不是別人啊!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加入Yahoo書籤 加入Google書籤 DiggIt!

2 意見:

小豕 提到...

經濟學是一門建立在人們是「理性」預期者的前期下哦...
=>這個假設很重要,因為現實世界中,真正理性的有幾多人?大家可想而知丫~~~

J喵喵 提到...

唸過不代表懂...沒唸過不代表不會...之前高職時老師就說過,大家都覺得會計很難...但是他同學只上過一門課,就說會計怎麼可以唸那麼久...,所以啦,學問不是靠上課能會懂的啦...
想生存就會學東西,想活的更好就會學很多不同的東西...就這樣...(好像啐啐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