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5日

[好書介紹] 如何不理財而發財


如何不理財而發財 周行一

出處: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cb291/index.asp

(以下為為作者序,周行一現為政治大學財管系所教授)

  如果我說,你的人生要是不靠理財可能還過得更好,你也許會對我自廢武功的動機感到疑惑,教理財的人居然告訴別人不要理財。我每年教授投資學,有時學生會問到,修這門課能不能就此發財?其實鑽研投資學與習武有異曲同工之妙,運用得當可以強身助人,運用不當可就損人傷己。有些人理財不得法,錢是愈理愈少,有些人不太注重理財,終其一生都過得不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正確的觀念才會成功,如果理財觀念不正確,不去理財可能比錯誤理財的結果還要好。

發財大夢該醒了

  我有時對社會大眾演講,花了一、兩個小時傳播「正確的投資觀念」,聲嘶力竭、口乾舌燥。但幾乎每次演講結束的時候總會有人前來問道:「周教授,你講了這麼久,到底哪一支股票可以買?」我心裡就想,剛才那一個半鐘頭又全部浪費掉了,我就是要你不要去聽人家報明牌嘛!

  為什麼聽眾總是要問明牌呢?因為想發財!買股票不就是為了賺錢嗎?我常問一般投資人:「你們覺得投資台灣股市一年的報酬率要多少才算是可以接受的?」不少人的回答是:「大概要30%吧!」可是如果30%的報酬這麼好賺,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沒賺到錢呢?這是因為30%的報酬率很高,一般公司是賺不到的,更別說是投資人了。

  你知道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的平均淨值報酬率是多少嗎?1992年到2002年,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上櫃公司的淨值報酬率在景氣最好的時候(1994)為11%,景氣最差的時候只有3.64%(2001),就算景氣好的時候,淨值報酬率會高達30%的公司也不多,1994年在824家公司中,有這樣高獲利的公司還不到63家。

  我曾與研究生黃寬彥進行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過去35年最多頭的8年中,投資人沒有投入股市,這35年的報酬率就會變成負的。換句話說,只要有1/5的時間不在股市,35年的投資心血可能就徒勞無功了。

  我們也計算過,投資人只要錯過了最多頭的16個月,這35年的報酬率就會變成負的。換句話說,在股市裡只要缺席了4%的時間,35年後有可能一毛都賺不到!

  以交易日來看這個現象就更有趣了。35年中大約有一萬個交易日,投資人只要錯過其中最多頭的99天,報酬率就變成0%。也就是說,只要錯過了1%的日子,這35年裡投資人等於是做白工了。

  而且過去35年中,投資人只要錯失了4年的多頭時機,報酬率就會比定存還差,也就是說,35年裡,只要錯過了4年,可能還不如把錢放在定存算了,每年存一次定存,年年累積,結果還比投資股市好。

  我們的研究為投資人帶來的啟發是,「擇時」的風險很高,運氣好的話,也許抓得住這關鍵的99天;運氣不好的,就會在其他時間投入股市,反而錯過這99天。愈投資愈沒錢的投資人,大部分是碰上了後者的情況。


幸福美滿並不難

  想靠理財「致富」雖不容易,但要靠理財豐富人生卻指日可待。理財投資的目的主要是謀求生活保障,而不是致富,認識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並牢記在心比什麼都重要!這影響到理財的結果,也會間接決定了你的一生。

  理財失敗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將理財目標本末倒置。有的人想靠理財發財,最後不但發財夢碎,可能還會下場淒涼;有的人沒想過要藉著理財發財,卻可能無心插柳柳成蔭,最後反而因此致富了!。

  大多數的人想法是︰「理財致富」不正是投資的目的嗎?然而,如果你環顧四周,放眼看看所有親朋好友,應該會發現幾個事實:

(1)有錢人的財富都是他們努力工作,從他們獻身熱愛的工作中獲得的報酬,並非從理財而來
(2)有人儘管不是很有錢,但也能快樂度日。這些人雖然並沒有因理財而致富,但是他們的快樂來自聰明地運用有限的金錢,而不是成天夢想著發大財
(3)有些人拚命理財,結果不但沒發財,錢反而愈理愈少
(4)還有些人乾脆工作也不好好做了,進出股市成了他們的正業,最後一文不名,窮途潦倒的比比皆是。

  請別誤以為第一及第二種人完全不理財,他們不但相當關心自己的財富,而且還是精明的理財高手。他們與第三及第四種人的差別在於,前者把理財當成保障生活的手段,藉此為自己的財富保值,讓生活愈來愈平順圓滿,就算他們目前還不能擁有一切,但靠著精打細算並清楚只要按部就班跟著計畫走,日久自然能達成心願;而後者希望速成,以為人生夢想可以一蹴可及,他們不重視計畫,只想快快發財,甚至不惜鋌而走險。結果不但無法達成心願,反而因承受的風險過高而損失慘重。

  本書目的在教你如何利用理財來達成人生目標,讓你的人生平順美滿,不過你必須要先說服自己──理財投資的目標在於謀求生活保障,而非一夕致富,錢多得花不完,否則是很難獲得成功的。



(以下為精選書摘)

快樂的關鍵在於正確的理財觀

  很多人覺得,錢多會比較快樂,錢多的確能讓人擁有較多東西,不過人是否快樂的關鍵並不在於金錢的多少,而在於會不會管理金錢,有的人錢賺得不多,但總是夠用,有的人賺很多錢,卻總是不夠用。

  我有一個朋友是大公司的董事長,有一回全家驅車郊遊,路上看到一個家庭,全家四口擠在一輛機車上,捆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也要去郊外遊玩,雖然說,一路上險象環生,但有說有笑,其樂融融;而我朋友的車內並不快樂,儘管有司機駕著豪華轎車,車中有冷氣、冰箱、電話、音響、電視,但小孩一路上嘟著嘴,心不甘情不願地跟著大人出遊,旅途並不愉快。

  愛看武俠小說的人一定讀過古龍先生的《小李飛刀》及《流星、蝴蝶、劍》等書,這些書膾炙人口,而且都拍成電影,古龍先生應該就此賺了不少錢,但他臨終時卻是窮途潦倒,生活過得並不好;美國1960年代紅極一時的搖滾巨星貓王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生前所得可能比古龍多上千百倍,但過世時的景況並不比古龍好,所以有錢人可能會因為不懂理財而生活困頓。兩位名人的結局是可以避免的。你也許不知道,貓王的女兒就是因為善於處理遺產,反而可以過著優渥的生活。

為何愈投資錢愈少

  筆者返國教書後,觀察到台灣一般投資人是愈投資錢愈少。由於我每年對研究生或大學生講授投資學,深知投資學是門有用的學問,如果運用得法,在股市獲得報酬應是十分平常的現象。因此我有一陣子相當困惑,無法理解投資人為何會因投資而受害。後來我漸漸領悟,投資人是因為缺乏正確的理財方式才會賠錢,而且要投資人先行理解複雜的投資學之後,再行投資是不切實際的。投資人少有功夫鑽研投資學,否則不都成為投資專家了嗎?

  如果自己不太會投資,難道不能找理財顧問嗎?但是專業諮詢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你如果手頭沒有幾百萬,可能還進不了某些金融機構貴賓理財中心的大門,就算進得去,理財專員還是會依據財富多寡,來決定應該在你身上花多少時間,所以現實環境就是,有錢人自然受到最好的照顧,錢少的人要能自求多福,不管有沒有理財顧問從旁協助,自己都要有正確的理財觀。

  因此,沒有專業人士的技術及資源,也無法投注太多時間進行理財的投資人,絕對要有一套有效的理財方法,這也是本書的主旨。這個方法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就是提供一個容易了解的程序,讓一般人按部就班,學著掌握人生的重要理財目標,到達生活圓滿的境界,而且還能行有餘力創造更多的財富。一般人當然也可以請教專業理財顧問,進行理財規畫及複雜的投資,因此本書也會探討如何尋找一位稱職的諮詢對象。


發財並非是一夕致富

  在本書中,筆者會一再強調,理財也有學問,理得不對反而適得其反,本書取名為《不理財也發財!?我的幸福理財書》,用意在提醒讀者,如果理財不得其法,倒不如別理財。可是學習理財並不困難,只要有紀律地執行理財計畫,日子久了自然會看到成果,而且幸福也隨之而來。筆者希望傳播一個簡單的觀念——發財指的是「達成」理財計畫的目標,可不是一夕致富或腰纏萬貫。書中會列出許多積極理財,然而卻得不償失的例子,因此理財如何恰到好處是很重要的事。有些時候,不去理財可能還比盲目理財好得多。

  低利率、中年失業、但卻活得愈來愈長壽是很多現代人的無奈,也讓人產生了積極理財的動機,希望藉著理財來扭轉形勢。讀了本書之後,對未來惶恐的人可以減低不必要的憂慮並學習到理財的期望管理,只要清楚知道未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且能以正確的理財方式及態度來處理問題,就可以避免錯誤理財讓財務情況愈來愈糟的結果。我將一再強調,理財是將辛苦賺來的工作所得妥當管理,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而非不切實際地希望藉理財來發財,解決人生一切的問題。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如何理財,筆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工具——「個人理財規畫精靈」,讓讀者經由練習及修正的試算過程,學習正確的理財方法,同時實踐人生目標。你只要願意花一點時間,就能熟悉「個人理財規畫精靈」,並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邁向理財的正途。你愈經常使用精靈,所得到收穫就會愈豐富,但是如果不多多利用這個軟體,閱讀本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就如同所有的軟體作者,我不能保證「個人理財規畫精靈」的正確性,也無法為你的使用結果負責,不過我衷心希望,你讀完這本書並善加利用「個人理財規畫精靈」,日後的人生會更為幸福美滿。


以下為推薦序:

林文英
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有一天經過一家銷售樂透彩券的店家,看到外頭貼著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一期一注一夕致富」,相信這句話一定曾誘發許多人心底的發財夢,並因此掏出腰包,用50元買一個發財的希望。但畢竟要中樂彩頭獎全憑運氣,而且機率實在太低了,於是許多人選擇積極理財,好一圓自己的發財美夢。然而,看到周教授寫的這本理財書,想藉由理財發財的讀者,看到書名一定會覺得納悶並感到懷疑:不理財真的能發財嗎?其實,周教授只是想提醒期望透過理財而發財的廣大投資者,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有可能錢財愈理愈少,不如別理財還能保住老本。

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投資組合

 周教授在書中提出一般理財書沒有特別強調的重要觀點──「人力資本」是投資組合中最重要的一項,只要專注在自己的本業上,努力工作,從中得到的報酬是自己最能掌握與期待的。回想我過往的生命歷程,與周教授所述不謀而合。年輕時的我,為了讓家人有更舒適的生活,於是汲汲營營開拓自己的錢源,非常努力嘗試各種可能的賺錢機會,我曾經做過雜誌銷售員、信託公司存款招攬員、也曾下鄉栽種鳳梨、開設大理石加工廠、甚至連浴廁清潔劑都賣過,每一份工作我都認真投入,努力將自己的「人力資本」發揮到極限,最後發現自己的最愛──保險後,便一頭栽入,一待就是近三十年的時間。我投資在人力資本上所得到的報酬,遠比投資股市、債券等金融工具來得豐碩,同時還得到許多無形、無價的資產:人際關係的建立、結交許多朋友的機會、開拓自己的視野。和許多積極理財的投資人相比,我的投資組合雖然相對較為簡單,但這樣的理財方法,不但讓我獲得滿意的投資報酬率,同時也改善了家人的生活。我的故事正巧印證周教授書中所強調的:專注打拚自己的事業,遠比盲目理財重要。


擘畫財務藍圖的理財精靈

 為了了解自己目前的資產配置是否合適,周教授還費心設計了一個理財光碟──「個人理財規畫精靈」,這也是這本理財書最大的特色之一。藉由這個理財光碟,讀者將更具體描繪出自己的理財規畫,對自己未來的財務藍圖,有更清楚、深入的認知,不管對個人或家庭而言,都是一個十分實用的理財工具。此外,周教授在這本書中亦將人壽保險當成理財規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透過理財光碟的試算,你將可以了解自己最適的保險額度。擁有足額的保險,相信讀者對未來會更有保障。

 我曾經聽過周教授的演講,十分感佩他不遺餘力地傳播正確的理財觀念,很高興看到周教授能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這些正確的理財觀念出版,造福更多的人。這本書對於那些想發財、或對理財充滿焦慮的人而言,將會有深刻的啟發。如同周教授在書中所言:「發財指是『達成』理財計畫的目標,而不是一夕致富。」理財並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擁有更美滿的生活。50元或許可以買個發財夢,但這操之在天,投資人應該積極掌握自己的未來,閱讀此書,努力工作,認真賺錢,妥善處理財務,你將擁有實現發財夢的方向與方法,向幸福美滿人生邁進一大步。

(本序文作者,林文英現為中華民國壽險公會理事長)


蕭碧華
大富由天,小富由理財開始

面對理財的焦慮與渴求

  我在金融領域從事投信投顧工作已有14年的時間,早期接觸接法人或是VIP客戶,所以接觸的客戶人數和形態比較有限。2000年起,在怡富投信辦了一系列超過一百場的理財講座,這才和一般投資者有較多接觸的機會,那次的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原來一般投資人有這麼多理財問題,只是平時找不到可諮詢的管道。2003年時,我因緣際會地成為理財書的作者,常常接到讀者的來信,在與讀者溝通的過程中,同樣發現他們對自己的理財規畫都很茫然、有很多疑問、不知如何著手。這顯示,儘管台灣股市再怎麼熱絡、金融商品再怎麼豐富,還是有許多人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也沒有養成理財能力,這些人對理財充滿焦慮,同時也對理財知識有極深的渴求。

理財觀念一偏,生活天差地別

  21世紀初,我和中時人力網、工商時報、卡內基合辦了一次「理才vs.理財」活動,調查求職者在正規課堂外,最想學習的是什麼能力,結果發現「理財」僅次於「英文」,排名第二。這表示,大部分人在學校並沒有養成自己的理財觀念,甚至畢業步入職場後,也沒有養成。我到校園演講時常會詢問台下的年輕人,他們30歲以前的人生夢想為何,大部分人無法說清楚,比較多人會說,希望可以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近年來「鼓勵消費享受現在」的觀念推波助瀾,再加上現在現金卡、信用卡氾濫,有些人不懂得財務規畫,拚命刷卡消費,刷卡的瞬間或許很痛快,但事後要付出的代價卻不小,也看到身邊親友想一夕致富、一步登天,不謹慎投資或從事投機的行動,一個小小的負債,都可能拖垮自己的前程。我認識一些年輕人,別說在30歲前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了,他們因為輕忽規畫自己的財務,所以在30歲前擁有的是100萬的負債,實在很可惜,因為當他想飛的時候,有個東西(負債)把他拉下來,不但飛不高,甚至飛不動。這些常想著一步登天的人,沒想到天堂未到,就讓自己陷入負債的地獄中,所以一定要認真看待自己的財務、步步為營,眼光放遠,做長期的規畫,因為一個念頭的轉換,就是天堂與地獄之別。


只要有開始,永遠不嫌晚

  每個人理財的起點不同,有人從20歲、30歲或40歲開始理財,有人現在資產淨值為正,有人為負,但只要有開始,立定目標,永遠不嫌晚。對於那些想學投資理財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很好的開始。周行一教授在書中將所有你應該了解的理財觀念,有系統地、以淺顯的文字整理出來。然而,光有正確的觀念還不夠,你還要有正確的策略,策略對了,你就成功了百分之八十,另外的百分之二十,就看你能不能貫徹執行了。

  這本書有一個很棒的地方是,周教授將投資學當中的公式拆解開來,所以只要有國中數學程度的人,都看得懂。此外,它還提供一個理財規畫精靈的光碟,讓讀者懂得去「算」自己的財務,只要你清楚自己目前的資產狀況,以及未來希望擁有多少財富、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個理財規畫精靈就能告訴你從現在出發到未來的路要如何走。透過它,你可以了解,其實你也可以輕鬆勾畫並掌握自己的財務藍圖。


理財從業人員入門工具書

  此外,我認為這本書也很適合理財從業人員(理財專員)、或想從事金融相關領域工作的人閱讀,這些人可能不是科班出身,沒學過投資學,只知道金融工具或產品的內容,但因為不了解理財規畫的全貌,所以常常淪為銷售產品的工具或通路。其實,只要將周教授書中所說的理財觀念全盤領會吸收,並透過理財規畫精靈的幫忙,就可以為自己的客戶量身規畫適合他們的資產配置,對理財從業人員來說,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我覺得,大富由天,強求不來,但小富是可以靠自己努力做到的,而且小富就可以讓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好。只要懂得量力而為、知足常樂,有計畫地經營自己的財務大計,你也可以過好日子。

  我和周行一教授相識多年,是他在大學時代的學姐,很高興他能出版《不理財也發財!?我的幸福理財書》,為廣大理財焦慮的人,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

(本序文作者,蕭碧華現為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


謝金河
我們因為投資理財使生命更豐富

投資是最富變化的挑戰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承擔與扮演多重角色,例如,在家庭中,我們曾為人子女,也成為孩子的父母;在職場工作中,我們也有很多角色,以我個人來說,我當過雜誌的採訪主任、總編輯,也當過社長、發行人,應該說是一個一生貢獻新聞工作的新聞工作者,除了這個身分之外,我還是一個經濟趨勢的探索者,甚至還是一個投資者。不過在這麼多的工作角色中,我覺得投資是最富變化的一項挑戰。

  坊間很多投資家的傳記,我讀過德國的科斯托蘭尼三本書,也看過日本是川銀藏、此系山董太郎的著作,還有美國的股神巴菲特,除了巴菲特外,上述三個人已不在人世,不過他們卻有很多相似之處,一是一生都投身在投資領域,他們活到老、學到老,甚至到了人生走向終點站那一刻還在進行投資。二是他們天天在打仗,因此,都很長壽,他們三個都活到九十七歲以上,也許投資可以帶給人延年益壽的效果。三是投資沒有年齡限制,不必退休,他們三個人都將生活與賺錢結合在一起,堪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四是投資沒有疆界地域的限制,科斯托蘭尼可以征服整個歐洲,進而進攻到美國,巴菲特在全世界喊水會結凍,去年他金手指指向中國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價就漲了兩倍多。有了這些無法形容的好處,能夠當一個投資家真好。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鈔票不會平白從天空上掉下來,很多人都希望能夠買股票就賺大錢,最好是今天買了,明天漲停板,後天又漲停板。可是在周遭的親威朋友,所有投資股票的人經常是十個人有九個人賠錢。這是因為大多數把投資當成兒戲,以為買股票是好玩的事。

  我常在辦公室接到這樣的電話:「謝先生,請問您,現在股票可不可玩!」接到這樣的電話,我總是臉一沉,請他們不要投資股票,因為股票不是用來玩的。任何投資,不論金錢的多寡,您必須充分投入,而且深諳知識創造財富的道理。

  很多家庭主婦到某市場,經常為了幾毛錢,臉紅脖子粗地跟對方大砍價錢,大家為了省幾塊的買菜錢斤斤計較,可是投資卻不求甚解,買股票隨便聽人說說,就將之當成明牌買下去,結果一通話就讓您賠了幾萬、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這是斤斤計較買菜錢換不回來的。殊不知,投資理財必須卯足一生的精力,首先,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只有充分吸收知識,工欲善而利其器,投資要怎麼收獲,就必須怎麼耕耘,天下絕無白吃午餐。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養成閱讀習慣,用細微的心去觀察周遭的事務,才能幫助您在投資領域克敵制勝。

  其次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任何一項投資都必須用心,精心規劃,因為您理的每一份財都很重要。這次周行一教授的新著《不理財也發財!?我的幸福財書》就是從這個角度切入,他將最難懂的投資理財新觀念,包括新的金融商品,用最深入淺出的文句讓大家融會貫通,提供適用一生的投資新觀念,既能創造財富,也能兼顧幸福。

  我與周行一教授是政大企管系第十六屆的同班同學,在學生時代,周教授治學嚴謹,成績一級棒,赴美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政大作育英才,目前是政大財管系所教授,也是我最敬佩的學者,這些年來,他著作集身,這次為天下文化的新作《不理財也發財!?我的幸福財書》,勢必洛陽紙貴,成為投資人經典。

(本序文作者,謝金河現為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口木說法:

強者我的室友 (也就是一直乾嚷著要開戶做股票的宅男)

30歲,單身,目前存款600萬,加上父母近年轉移的資產

身價上千萬!

身為千萬富翁,你也許會好奇他到底如何理財?

答案是: 沒有任何理財,

他唯一的理財方法,就是去年在我的建議下,把他手上的活存放到定存裡。

未來,他的資產還會以每年兩、三百萬的速度增加 …

他還是過著快樂的宅男生活 (雖然他最近似乎有戀愛的跡象…)

就我判斷,他其實對理財一點興趣也沒有,

我認為沒有任何的理財就是對他而言最好的理財

也許他是一個高收入 極端,但也提供了一個「理財致富」的省思

我們真的一定要搞「風險投資」嗎 ?

好好的存錢,做點「低風險投資」也不錯 …

乃至於「幾近零風險投資」更好 (如定存、國債…)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真要跳下水,何不問問自己學會游泳了沒 ?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加入Yahoo書籤 加入Google書籤 DiggIt!

4 意見:

盡付談笑中 提到...

該要怎麼說才好呢???

小弟現在操作股票的心態完全是"樂趣"

完全發自內心的快樂,

五成上下的勝率,也能累積一些些的財富

虎尾_夜月 提到...

這篇內容令人印象深刻,的確,市場上大多都是不懂理財(財務規劃)的人在進行投資。

往往以為買了基金,買了股票就是理財,其實並不然。

理財是須從日常生活做起,而投資,需要有相當專業的知識。

口木 提到...

昨天拿到這本書,真的是很有同感 … 周教授寫出這樣的書是需要勇氣的!真希望能多一點人接受到這樣的善知識,而不受「理財之害」啊!

瘟神 提到...

這本書最近再拿來看一次,發現與第一次看這本書時的理財觀念,有了十萬八千里的不同,很同意口木大大的"理財之害"的見解。